雖然同戎羌這已不是第一次交手了,而且幾次交手蕭文明都沒有吃任何的虧,但是一個大的趨勢是不容忽視的那就是仗越打越大、越打越難
第一回,還能緊靠著蕭家軍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第二回就得靠著自己往日同戎羌頭面人物的交情了,等到了第三回,要不是恰好來了曹瑞和韓天這兩個幫手,還真是勝負難料
因此,面對異常興奮的曹瑞和韓天,蕭文明雖然不想去掃他們的興,卻也沒法像他們一樣這般的高興,只是淡淡地說道“這番大功,我也要恭喜兩位。不過大家的功勞,還是要回到潼關再慢慢判斷,咱們也不要在這里多耽擱了。趁著天還沒黑,趕緊去潼關吧”
對于蕭文明,他們是越來越服氣了。
于是曹、韓兩人趕緊點起人馬,整理好了陣亡兄弟的遺體裝上馬車,又驅趕起被俘虜的戎羌人,便向潼關的方向趕路。
至于戎羌倉皇逃跑和繳械時候留下來的兵器,他們則多看不上眼這些兵器十分簡陋,同蕭文明臨海屯里工坊生產的完全不可相提并論,也就隨手扔了。
倒是留下來的戎羌戰馬,則是毫無疑問的寶貴資產。
沒有受傷的或受傷不重的軍馬,全都收攏起來,以備今后再用;被殺死的或者是受了嚴重的傷無法治愈的,全都當場宰殺了,將切下來的馬肉同樣清洗整理好了一同帶走,這是重要的軍糧。
因此雖然有著種種的遺憾和擔憂,但是整個隊伍的情緒是高漲的,步伐是輕快的。
直到接近潼關之下,情況卻突然發生了令蕭文明感到震驚的變化
蕭文明的隊伍,行至距離潼關一二十里之處,前方忽然發生了巨大的騷亂,無數士兵、百姓撒開了腳丫子,漫無目的地四處逃竄,衣衫不整、披頭散發,顯得異常狼狽。
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兒
難道是潼關發生了什么重大的事件了嗎
應該不會啊
蕭文明就是從潼關出發的,并且一路之上收攏殘兵、救助百姓,離開潼關才幾天
潼關及其附近的形勢他再了解不過的形勢雖然緊張,卻并沒有發生什么翻天覆地變化的跡象;就算有,那也不過是,尚未進入潼關的百姓,受到南下戎羌騎兵的騷擾和搶劫,因而四散奔逃,將他們收攏下來安撫一陣,也就大功告成了。
根本不應該發生像現在這樣大批殘兵,也出現在逃亡的隊伍中的情況。
不過好在這些殘兵敗卒都是蕭文明親自收攏在潼關之下的屯田兵,不少人他都認識他們也都認識蕭文明,于是蕭文明逮住一個面熟的張嘴就問“你做什么呢這么失魂落魄的,莫非是出了什么事兒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