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其實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歷朝歷代的帝王只要不是太過愚蠢,從來都是對邪教都是異常重視的,畢竟有古至今,打著宗教為幌子或者以宗教的手段進行組織的大小起事,兩只手、再加兩只腳都數不過來
并且就算這些宗教并不以奪取政權為目的,那至少也是對朝廷正統思想的一種挑戰,是絕對的不利于統治。
因此皇帝素來對于邪教的打擊是不遺余力,別說是像董鴻儒搞出了那么大動靜的,就是窮鄉僻壤里那些無名小廟中供奉了黃大仙、狐媚兒之類的角色,朝廷都會扣上一個“淫祀”的高帽子,寧可拆房扒屋鬧出人命也在所不惜
就是這么無情,就是這么小題大做。
為了一年區區幾萬兩、十幾萬兩銀子的收入,就冒著動搖朝廷根本的風險,這壓根就不是一道判斷題,而是最簡單的是非題。
當今皇帝做這件事的時候,有些主次不分、不知輕重,這一點,飽經朝廷風霜的相國衛玉章自然是心知肚明。
然而現在他卻不會點破,還是解決實際的問題比較重要“此賊里通外國、禍國殃民,皇上應當有所旨意處置才對。否則豈不寒了前線浴血搏殺的將士、飽受戎羌荼毒的百姓的心”
“沒錯”皇帝說道,“對此賊不可有半點姑息還請師父擬旨,將市舶司董家一并拔起,解送京城送交有司衙門定罪。若有反抗者,就地誅殺,不必留情。”
定罪,是肯定要定罪的,狠就狠在“一并拔起”這四個字。
也就是說不光董鴻儒本人,就連他全家老小全都會受到牽連,哪怕是幾十年不見的老朋友,八竿子打不著的遠方親戚,甚至是隔壁鄰居家吃過他一塊骨頭的一條狗,都有可能受到滅頂之災
董鴻儒,蕭文明忍他也是許久了,他倒霉了對蕭文明而言是一件好事。
只是董鴻儒的妹妹董婉青,一直藏身在蕭文明的臨海屯之內,并且她也曾在白炎教務內當過“圣女”,按理說也是最該受到懲處的人之一,搞不好都有可能把蕭文明拖下水
為了保住自己的安全以及董婉青的安全,蕭文明趕忙趁此機會,親自在皇帝面前給自己打一針預防針
“皇上,恕臣愚鈍,董鴻儒事發之前,微臣也未能看破他的身份,更不會想到他居然會勾結戎羌。因此微臣在經營屯田所的時候,也同他市舶司董家頗有些來往,或有推波助瀾之效,這并非出于我的本意,還請皇上明察。”
“行了,我知道了。”
徹底處置市舶司董家,在此時皇帝的眼里并不是一件太大的事,眼下最關鍵的還是要解決戎羌入境犯邊的問題。
不過蕭文明提出解決董家,倒是在另一個領域,幫皇帝解決了一道難題。
“聽說董家經營市舶司好幾代人了,富可敵國稱不上,但富甲一方是沒跑的。其深受國恩,全不知報效。如今犯了重罪,定要將其家產,全部抄沒,用來補充國庫、支持軍費。這件差事嘛,等戎羌走了,就交給康親王去辦吧”
好家伙,原來皇帝使的是一招卸磨殺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