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當蕭文明詢問戎羌到底來了多少人的時候,這位前去偵查的兄弟卻啞了口,吱嗚了半天,只能說道“少爺,戎羌人實在是太多了,并且越聚越多,我也數不過來,就趕緊回來報信了。”
聽到這消息,蕭文明不知道是該高興好呢,還是該憂慮好。
原本蕭文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引蛇出洞,進而聚而殲之,引誘出來的戎羌應該越多越好,然而人真的多了,反而又成了麻煩,搞不好漁翁還沒來得及收桿,大魚就一口把魚餌給吃掉了。
于是蕭文明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叫上平原縣令,一起登上城樓,向東邊的方向遠眺過去。
不看不要緊,一看卻把蕭文明給嚇到了。
只見在正東方遙遠的地平線上,密密麻麻仿佛螞蟻群一般,聚攏了不知多少戎羌的人馬,就這個數量,恐怕上萬人都不止,真的叫漫山遍野、壅湖塞海。
縣太爺是個讀書人,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大戰,看到這樣的場面,嚇都嚇死了,哆嗦著連句整話都說不清楚“爵爺怎怎么這么多居然這么多”
蕭文明當然也有些害怕,但他卻不能表現出來,努力裝出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對“可不就這么多嗎不過全都在我的預料之中,有什么好驚慌的對了,城里的百姓都安頓好了吧”
做戲要做全套。
這次以平原縣城作為誘餌,蕭文明是狠下了一番功夫的,可以說是做足了瞞天過海的文章。
其中就有一條,便是城中的百姓,要繼續待在城里,一個都不能出去,否則大家都走光了,光留一座空城,那么誘餌就不那么香了,并且十分容易就會被識破。
但是蕭文明又做不出把百姓擋在前面當擋箭牌,又或者聽憑百姓在戰場上經受損失。
又恰巧本地的城隍廟,在前朝曾是一座獄神廟,廟底下挖了個大地窖,原先是用來看管犯人的,后來就用來儲存食物,面積不小,正好可以用來收容縣城里的百姓。
因此蕭文明早就和縣太爺商量好了預案,一旦戎羌來襲,就要立即率領百姓,鉆到地窖里避難。
為了這事兒,蕭文明還早做了許多準備,提前存儲了糧食和淡水,還專門開了幾條通風道,讓百姓在戰事緊張的時候,也不至于饑渴,更不會因為空氣沉悶而發生人員窒息的情況。
雖然準備做得十分充分,然而真到了臨戰的時候,縣太爺還是禁不住的緊張起來“這個都是衙役去辦的,卑職也不知道辦妥了沒有”
“那么就勞煩縣爺親自去看看吧,咱們殺敵為了什么還不是為了百姓嗎要是因此而傷到了百姓,豈不是本末倒置”
縣太爺早就不想站在城樓前看眼前這副緊張的局面了,一聽蕭文明這話便趕緊答應一聲,下了城樓,先去組織百姓避難了。
他自己也順帶著也下了地窖避難
然而蕭文明卻沒法擅離職守,見敵軍已經如約趕來了,他一邊下令蕭家軍的子弟兵們按照計劃做好戰斗準備,一邊自己又趕忙繞過半座縣城,往西北方向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