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衛玉章也覺得自己的話說的似乎重了些,本來對于蕭文明這樣的官職名位,衛玉章其實根本就不用投入太大的注意力和精力,能同他在促膝長談,就已是格外的殊遇了,更加不用考慮蕭文明的感受。
然而衛玉章同當今朝廷里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員不同,畢竟是有著自己的抱負的。
說他無私也有私、說他大公也不公,卻也不是那種自己活著的時候,就胡作非為,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混蛋。
他也想替朝廷培養幾個將來能夠獨掌一面的后繼之人,這點心氣他還是有的。
文的方面,他看重的當然是自己新收的徒弟溫伯明,只盼著他能收斂些狂傲的書生意氣,能夠多講一些仕途經濟,也就能靠著他的聰明才智為國效勞了。
而在武的方面,他同死了的毅親王的想法是一樣的年輕一輩里看來,只有蕭文明是可造之才,眼下雖然年輕氣盛一些,但是只要經過打磨,說不定又是一位戴鸞翔。
一直以來發生的一切,不斷地證實衛玉章果然是有眼光的。
蕭文明這個“窮鄉僻壤”出來的小小千戶,雖然很多時候的做法都不守規矩,但是辦事確實得力,眼光也十分犀利,光就他今天的表現,恐怕滿朝一二品的大員之中,就沒幾個能像他一樣想的這么深、想的這么全、又敢于直抒胸臆
想到這里,衛玉章忽然覺得自己有責任,應該點撥一下蕭文明“蕭文明,大太監六麻子有個兒子,你可同他打過交道”
這件事情就發生在不久之前,蕭文明當然不會忘記,便老實回答道“有過的。”說罷,便將自己同六麻子的干兒子兼外甥劉壽的那一場沖突,撿著能說的內容,簡單地向衛玉章說了。
衛玉章是文官的領袖,素來看不起太監,就連六麻子這種在皇帝跟前說得響話的人,他都不放在眼里,更何況是他莫名其妙認下的干兒子了。
因此老相國對于留守除了持之以鼻、不屑一顧之外,便不會有第二種態度。然而衛玉章提起此人,卻是專門為了蕭文明而來的。
“蕭文明,你得罪了此人,那人卻記在心里。你可知道,這廝在背地里已對你有些動作了,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啊”
蕭文明這些日子一心對付著戎羌,又要應對皇帝和衛玉章的壓力,劉壽這種小蝦米,蕭文明根本不會拿眼角去看他。
不過蕭文明的性格素來是有仇必報,有人想要偷偷摸摸地對付自己,他是決對不會同意“哦劉壽又在背后耍什么小手段老相國是從何處聽來的像這種人,認了太監做兒子,簡直就是不要臉的無賴他也敢來惹我看我怎么作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