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這個形勢,就是皇帝親自出馬,想要穩定住局勢都沒那么容易,更何況還打算用這些不三不四的物件
那么多心懷怨念,又實際掌握軍隊的將領,是那么輕松就能壓服住的嗎
戴鸞翔手下的這些將官,出身履歷各不相同,有的是將門世家出身、有的是正經武科考進來的良家子弟,也有不少是戴鸞翔親自招募來的平民,又或者是招安來的山大王
在其中不少人的眼。本章未完
0611高分回答
里,皇帝就是個雜碎,要不是自己實力不夠,早晚把他從龍椅上拽下來
也就是戴鸞翔平時調教得好,要他們忠君愛國,平時不可肆意妄為,否則就皇帝這兩天這么個搞法,前線的戰士已經反了好幾回了
蕭文明對于皇帝的不滿更增加了幾成,只是眼下他同皇帝的矛盾還在其次,應對戎羌的入侵才是最最主要的任務,再加上身旁的衛玉章,一個勁地在給蕭文明使眼色,因此蕭文明這才勉強答應下來,陪同著康親王一起去中軍大帳,部署明日那場生死叵測的大戰
康親王的氣派,蕭文明早年在福建的時候就領略過了。
那時候他豢養的王府護衛成千上百,每次出巡都是前呼后擁,并且這些個護衛們多少也沾染上了一些康親王自己的習氣,走路橫沖直撞、說話吆五喝六、待人接物也是趾高氣昂
就因為他們這種囂張的態度,蕭文明和他手下的蕭家軍不止一次地同康親王的王府護衛發生過沖突。
不過這一次,也不知是為了有意保持低調,還是確實因為時間緊迫,康親王出城之時并沒有帶著自家王府護衛,而是孑然一身,任由蕭文明和馮海峰這兩個外人,護送著自己,在黑夜之中急速前進,一路無驚無險地趕到了中軍大帳。
這一路上蕭文明有滿肚子的心事,想要找個人說一說。
然而無論是康親王還是馮海峰,那都不是可以隨便吐露心聲的人,于是他便也只能暫時忍了,學著剛才在勤政殿里康親王的模樣,一聲不吭,就這樣進了原本是屬于戴鸞翔的大營。
倒是康親王在路上,時不時地還向蕭文明打聽幾句眼下的戰況和原先的部署。
蕭文明雖然對康親王多少有些成見,但是眼下大敵當前,正是不計前嫌、放下成見的時候,便也一一簡明扼要地回答了。
大帳之中,剛才的那些將官一個都沒走,局促不安地在原地等候,臉上的表情已經很不妙了。
大約是戴松怕這些將軍等著肚子餓了,便命人在大帳里擺起一只炭盆,炭盆上烤著幾條羊腿,想要讓大家邊吃邊等,不要餓壞了肚子。
畢竟按照原計劃,明天就是要同戎羌展開決戰的。
然而這幾條羊腿擺在碳盆上,烤的都發焦了,卻就是沒人動手,只烤得這座大帳里烏煙瘴氣,熏得剛剛踏進門的蕭文明猛烈地咳嗽了好幾聲,方才適應了下來。
戴松見蕭文明回來了,可身前身后、身左身右,并沒有見到平日里那個威嚴而又高大的身影,忍不住鼻子一酸,都帶著幾分哭腔的口吻問道“爵爺,我父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