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蕭文明就要好好說道說道了。
“天心還有民意你怎么有臉說這話的就你們這些官員所說的,就是所謂的民意我剛從城外出來,恐怕那么多老百姓可并不是像你所說的那樣。”
“這個百姓同朝堂畢竟有隔閡我們做官的食君俸祿,當然應當聽取民意,然后再上達天聽,代百姓說話。”
“放屁收起那一套冠冕堂皇的話吧”蕭文明騰地站起身來,“代百姓說話說的都是笑話吧真話你不會說,我來替你說。你們哪里是替百姓說話,完全就是在替自己說話,不就是戎羌入侵,你們家的莊田被毀,所以才遷怒于戴鸞翔嗎就這么一點上不得臺面的私心,能瞞得過誰”
蕭文明說的乃是至理之言,容不得容良如反駁。
一旁的溫伯明也悠悠說道“容大人世代為官,京城周邊的莊田購置了不少。據我所知少說也有二三百頃地吧這一回,戎羌作亂,恐怕損失不小。容大人,學生勸你一句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私心太重,難免遭到反噬。有些事情還當以江山社稷為重,眼光要放長遠一點。”
以官員為代表的富商豪強兼并土地,這是朝廷上下的共識,皇帝也當然知道其中的弊端,心里也存著想要進行整頓的心思。
然而這事畢竟牽連著朝廷里那么多的高官,他也不好意思動手,尤其是現在戎羌的軍事威脅擺在首位的環境之下,就更加無法分心了。
不過皇帝這邊雖然沒有動手的打算,但老相國衛玉章為了做到心中有數,在暗地里還是頗動了些腦筋的。
就比如從各地報上來的奏章和戶部統計的結果里,將朝廷里那些置辦土地過多的官員,全都一一登記造冊、秘而不宣。這樣,雖然沒有經過完整的、系統的丈量土地,但也對土地兼并情況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
溫伯明博知強識,幾乎有過目不忘的本領,這幾天在衛玉章的身邊幫忙處理政務,這些資料他看過一眼,便知道其價值,立即默記在心,果然很快就派上了用場。
一下子被點破底細,容良如心中一陣慌張,努力平復了一下心情,終于想出了應答之詞“這一場大亂,我們做官為宦、有權有勢的人都受到了損失,更何況是百姓了。戴鸞翔貴為三軍統帥,總管軍事事務,當然應當對此負責。”
蕭文明要反駁的就是這個觀點,將來或許還要舌戰、筆戰群儒,今天面對容良如算是預演了。
他當即駁斥道“我說,你們是不是搞錯了又不是戴元帥毀了你們的莊田,奪走了你們的財產。做下這些事的,都是戎羌諸部。你們有什么仇、有什么怨,自然可以去找戎羌算賬,怪得到戴元帥身上嗎當初國家有難,你們哪個敢上陣帶兵的你們一個個,對付戎羌外敵的本事沒有,搞一個忠君愛國的大元帥的本事倒是挺大的你們讀了那么多圣賢書,就讀到了這點道理我都替你們臊得慌”
被蕭文明這么個武夫,用所謂的圣人之言來教訓容良如,容良如當然不會服氣,可蕭文明說的都在理上,他又無法反駁,一時啞口無言,不知應該說些什么。
這時又聽溫伯明好言相勸道“容大人,我這位蕭兄說話雖然急了點,但說的都是至理名言。容家是百年大族,詩書傳家,大人應該懂些道理。戴元帥確實冤枉,遭到彈劾更不應該。現在送到皇上面前惡那些彈劾奏章,都是我讀書人的恥辱啊”
蕭文明和溫伯明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誰能受得了
容良如似乎也已經被說服了,頗為無奈地說道“彈劾代元帥,也并不是我一人之事,如今朝廷里群情激憤,想要扭轉輿論,沒有那么容易溫先生不是魏老相國的得意門生嗎老相國位高權重,說話也有人聽,爵爺和溫先生來找我,還不如去找老相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