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把百官行記同彈劾戴鸞翔扯到一起,其中的話術蕭文明同溫伯明反復商量過,雖然事出緊張,沒法做到天衣無縫、瓜熟蒂落,但也不會顯得那么生硬。
總之,所有的話就都圍繞著一點那就是彈劾戴鸞翔,原本就是六麻子的余孽誣告而來的,而朝中有不少官員,有的是受了脅迫、有的是隨身附和,總之是有把柄握在別人手里,才會由于個人利益的損失,而去攻擊戴鸞翔
畢竟是同溫伯明反復排練過的幾句話,一下子就說到了皇帝的心理,讓當今這位皇帝聽得異常認真,不時點頭稱是。
看皇帝的態度已經有了巨大的松動,蕭文明又下了一記狠藥“皇上,彈劾戴元祥,除了同閹黨有關之外,還同那白炎教有著莫大的聯系”
“白炎教是不是前兩年在江南鬧得挺兇的那個邪教不都已經被剿滅了嗎怎么還陰魂不散呢”
別看白炎教的炎尊董鴻儒,在外面鬧得很兇,甚至還在某種程度上把白炎教、把黑旗軍、把戎羌這三股勢力串聯到了一起,但是在當今皇帝的心中,他從來都是個小人物不過知道這個人而已,至于他的動向便是一無所知。
于是蕭文明便只能不厭其煩地再把董鴻儒最近的動向簡單介紹了一下,最后說道“其實微臣探聽到情報,去取百官行記的路上,就遭遇過白炎教的堵截。”
皇帝聽到這話眼睛都直了。
都說白炎教鬧得兇,可沒想到居然鬧得這樣兇
從一開始他以為的,不過是刁民受到邪教蠱惑、無端起事,現在居然進化到了,要深入介入朝廷內部紛爭了,這怎么能忍
原本蕭文明也曾向他報告過白炎教的事情,但是那時皇帝事多也忙,就沒有多加理會,下了旨意,讓泉州市舶司副提舉之位停止在董家一脈流傳,并且要現任的提舉董德茂嚴加管束他這個兒子,事情也就暫時畫個句號了。
就算不是一個句號,那也是一個濃墨重彩的逗號。
反正控告董鴻儒是邪教教主,不過蕭文明一面之詞而已,幾方查證均不能徹底核實,那也只能這樣處理。
甚至一直到現在,皇帝心里還是存著疑惑的。
因為皇帝自己也有耳目,說是董家和蕭文明在做生意的過程當中有競爭關系,也難保蕭文明不是為了賺錢而故意栽贓陷害。
然而事態都如此之嚴重了,那就顯然不是過家家而已,搞不好就是沖著皇帝屁股底下的龍椅去的。
只見皇帝把臉一沉“果有此事并且還和戴鸞翔攪在了一起,著實聳人聽聞”
“沒錯”蕭文明趕緊趁熱打鐵,“那白炎教同戴元帥也有仇怨。前幾年,白炎教在福建起事,波及江南,就是戴元帥會同毅親王指揮江南兵馬前去平定的。此乃不共戴天之仇,董鴻儒心胸狹隘,是非報不可的。噢,對了,平定白炎教之役,康王爺也參與其中,應該知道微臣所言不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