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這幾句話就好像是跟一塊冥頑不靈的石頭說的一樣,無論他說的怎樣的懇切,那塊頑石就是沒有絲毫的松動。
蕭家軍當天就拔營啟程了,帶著戴家親兵的余部,先去通濟區邊,然后再打算做自己準備下的漕船,順流而下返回江南。
道是曹瑞的南湖屯和韓天的上虞屯,這兩屯子人馬,蕭文明勸他們在洛陽城下先待上幾天。
他們在洛陽之戰中立下的戰功,雖然比不上蕭家軍,但也要遠超任何部分的軍隊,朝廷要是良知未泯,是一定會多有賞賜的,就是沒有賞賜,多留些日子也不會有損失。
從容來到通濟渠邊,原本碼頭上停泊的五艘大漕船,現在就已只剩下了四艘了,因為其中一艘已經奉了蕭文明的命令,提前一天就已經啟航南下了。
沒錯,這艘船上裝著的乃是百官行記的原始文本,蕭文明和溫伯明聯合耍了個小心眼,送到皇宮門口一把火燒掉的,只不過是蕭家軍的子弟兵們連夜抄下來的一套備份而已。
真正的原件蕭文明還拿在自己的手里
現在的百官行記被蕭文明裝上了引信,已經是一顆可以控制的炸彈了,總有一天是會用得著的
天高皇帝遠百官行記六大箱子的原件送到了臨海屯,那就是當今世上也沒有辦法來干預到了,再不放心也可以送到海外的捕魚島,甚至送到倭國那邊,皇帝就更是鞭長莫及。
現在已是初冬時節,北風呼嘯,將漕船上的船帆鼓得滿滿的,再加是順流而下,因此幾艘大船走得異常順暢,只用了一天時間,便于到了黃河。
此刻的黃河顯示出了他難得的溫柔既不是春夏暴雨的時節,冬天的凌汛也還沒有到來,正是順水行舟最好的光景。
蕭家軍的將士們,緊繃了幾個月的神經,終于難得地放松了下來,打起了黃河里的水靜置澄清,一天之后雖然不能用來喝,但也可以將其一個來月未脫的征袍。
原本為了替毅親王守孝,而重新被換上去的白色戰袍,經過這些日子的風吹雨打、槍林彈雨、血肉橫飛,早就已經混合了泥沙、血污、汗漬、雨水,甚至都分不清楚是什么顏色了。
在水里仔細清洗一遍之后,依舊無法恢復最初的白色。
蕭文明的臨海屯里原本就開著紡織廠棉布也好、綢緞也好,可謂是應有盡有,原本蕭文明自己就是個喜好熱鬧的人,給自己手下蕭家軍定下的制服顏色是紅色的,可是為了守孝,這身白色的軍服就從來沒有脫下過。
如今大元帥戴鸞翔新喪,出于對這位海內第一名將的尊敬,這孝一守至少又得一整年,也不知道何時才能換上紅色的戰衣
對此溫伯明倒是別有見解。
照溫伯明的說法,蕭家軍是在替天下守孝,這身白色的軍裝未脫,就說明天下還遠沒有到太平無事的時候,蕭文明想要成就大業,依舊是有機可乘。
看來無論是在哪個時代、哪個位面,像溫伯明這種儒生永遠都是這樣說起來好聽“敬鬼神而遠之”,但是“天人感應”那一套玩得比誰都溜,迷信起來要是比誰都迷信。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