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松也不愧有孝子之名,就在附近的墳地旁邊請蕭文明派出工人和材料,搭出幾座茅草房,說要在這兒替父親守孝三年。戴家的三百多清兵,同樣視戴鸞翔為恩公,也要同小戴將軍一道在此守靈。
蕭文明是個講人情世故的,干脆多開辟了些土地出來,干脆修建起一座軍營,專給戴家的親兵居住。
不過蕭文明是想將這只人數不多,但十分精銳的隊伍收為己用的,那就不單單是給他們建造軍營的問題了,還需要收容他們的家屬、撫養他們的后代,一切照蕭家軍的子弟兵那樣對待。
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死心塌地地替自己賣命。
這既是御人之術,也是待人以誠的必要手段。
只是戴家親兵多是來自北方,現在又是過年的時候,交通有所不變,接他們的家屬南下之事,還需要慢慢去做。這雖然不急于一時,但是收容安置的準備工作還是要有一些的這些都算是民政上的事務了,自然有蕭文秀和董婉青替蕭文明去安排。
有了戴家親兵的加入,蕭文明手下蕭家軍的人馬,一下子就擴充到了八百多人,又有了戴松這位年輕將領做自己的副手,戰斗力可以說是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不過八百這個數字,蕭文明不喜歡,零零碎碎的一點都不大氣,干脆就在補充陣亡兄弟的基礎上,再按照之前的標準,精中選精、優中選優,挑選出兩百壯士充實進蕭家軍的隊伍。
這樣,蕭家軍的兵力人數就擴充到了一千人,湊成了一個整數。
一千人的數字看起來不算大,但是隨時隨地能夠拉出一千機動力量并且這一千人的戰斗力幾乎是特種兵一般的存在那就很有些用處了,要是再有火炮的協助,那就是一只具有戰略價值的機動力量,而并不只是能夠發揮關鍵少數的作用了。
而且蕭文明擴軍的道路遠還沒有走到頭。
按照已經薨逝了的毅親王的說法,臨海屯的員額最高可以達到三千人,等到蕭文明真的有了三千人的蕭家軍,再加上吸納南湖屯的曹瑞、上虞屯的韓天,以及東山村的船民、臨海港的船工等等力量作為輔助,那就能湊出一只一萬多、兩萬人的大軍
有了這支力量,蕭文明不敢說是可以席卷天下了,但至少碰到任何人都不虛。
這一套工作做下來,已經是臘月二十五日,再過幾天,便是除夕佳節,迎來了中國人乃至整個東亞文化圈最重要的節日新春佳節
可春節來臨之前,蕭文明偏偏又迎來了一個不速之客,說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說。
蕭文明在臨海屯是個大忙人,手里掌握著海量的資源,還不光是那些做生意經商的,就是江南道的官員,也多有到他這里來找門路、探情況的,畢竟他現在已經是侯爵了嘛
可如今這個時間點卻不對。
現在什么時候是春節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