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蕭文明的船是寶貴的,是花了大筆銀子才建造起來的,因為這些高麗海盜就受了傷,蕭文明怎么想怎么不劃算。
那就主動出擊吧,反正早就已經做好了出擊的準備。
于是又是幾陣炮響,蕭家軍分三路人馬行動起來了一路從船上蕩下的軟梯攀緣而下,從天而降地攻擊這些海盜;一路出現在碼頭的右側,向左側攻擊;另一路的方向則正好相反,從左向右攻擊。
這兩路人馬都是蕭文明,事先埋伏在碼頭上的,就等著高麗海盜來攻擊了。
這三路都是蕭家軍的子弟兵,手持利刃、披掛整齊,可說是世間少有的精銳,就算是面對窮兇極惡的倭寇、面對來去如風的戎羌,他們都絲毫沒有怯意,更何況是那些只穿著布衣的高麗海盜了
而率領這些蕭家軍的則是剛剛加入蕭文明輝下的小將戴松。
戴松不愧是戴元祥的親兒子,所謂是“虎父無犬子”,他不僅精通馬戰,而且精通步戰,率領著蕭家軍的兄弟們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將一頭懵的高麗海盜打了個落花流水。
而這時的蕭文明則和溫伯明在一起,趴在高高的船舷上悠然自得地向下觀看,就好像看著一出極其精彩,卻略顯乏味的武器。
稱之為精彩,是因為戴松的指揮和蕭家軍的作戰幾乎就是冷兵器時代步兵作戰的巔峰鋒利無比的刀劍、堅固異常的防具、緊密有序的配合,還有變幻莫測的攻擊節奏,無一不值得研究和玩味。
稱之為乏味,則是因為那些海盜著實戰斗力有限,在蕭家軍的攻擊下,幾乎沒有還手之力。
并且蕭家軍這回作戰居然還帶著啦啦隊那些隨同一起來的臨海屯的鄉親們在船上高聲吶喊,第一次觀看這自家的子弟是如何上陣殺敵的。
到底是軍屯所的鄉親,血性還是有的,看得那叫一個興致勃勃,還不時評論幾句,說哪家的兒子武功不錯、哪家的孫子刀磨得鋒利
這些高地海盜或許殘忍、或許兇悍,或許士氣也不低,但是同蕭文明的蕭家軍完全不可相提并論,更加沒有戴松精良的戰術。
雙方交手幾乎不到一盞茶的功夫,高麗海盜便已明顯落得下風,幾乎不存在任何反敗為勝的可能性。
原本對于這種來歷不明的軍隊,蕭文明打起來還是有些心虛的,就好像江湖中人與別人動手一樣,要是面對的是名門正派的弟子,就算名氣再響也不會膽怯,因為這些門派武功路數大多有一個套路,不會是什么陰狠的招式,上限再高也有一個極限。
可要是遇到一些歪門邪道的高手,就很容易耍些下三濫的手段,一不小心就會輸,有時不但會輸,搞不好連小命都丟了。
可是這一次蕭文明在船上,卻將整個戰局看得明白,這些高麗海盜壓根就沒有還手之力,哪怕是真的定下了什么陰謀詭計,就憑他們如此薄弱的戰斗力,想使也使不出來,使出來也不過是一些自作多情的笑話。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