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是既然能得正果的人,心胸應該都挺開闊,這么大的喜事,偶爾歡鬧一下沒什么問題,要是菩薩和佛祖覺得蕭文明這個凡人為了這點小事就惹惱了他們,那可見他們心胸狹窄,不過是些惡神,應該被納入打倒的行列,自然也就不需要尊敬了。
眾人暢飲到太陽落山,依舊不覺盡興,心情大好的蘇舜欽,忽然自告奮勇抱出一柄琵琶,說要彈一首曲子給大家助助興。
當年蘇舜欽的一首曲子,在江南可值三十兩銀子大約是后世的將近五十萬塊錢吧按照這個出場費,蘇舜欽也是頂流的大明星了,聽她一首曲子,那可是最奢侈的享受。
雖然以蘇舜欽恬淡的性格,總是喜歡演奏一些比較高雅的樂曲,然而逢場作戲的功夫,她也學了些,歡快的曲子倒也會那么幾首。
只見十只玉蔥般的手指在琴弦上上下翻飛,音符順勢奔流而出,聽得在場之人無不陶醉。
蕭文明正聽得入神,卻有人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在他耳邊低語道“蕭兄,我回來了。有事跟你說。”
蕭文明扭頭看去,原來是溫伯明赴鹿鳴宴回來了。
“喲溫先生來了你聽,蘇姑娘難得彈這首曲子,怕是你也沒聽過幾遍吧來坐下聽,有天大的事,也等聽完了再說。”
這話溫伯明倒也聽得進去,并沒有反對,便在蕭文明身邊坐下,靜靜地聽著他的夫人蘇舜欽的演奏,卻有些心不在焉
一曲彈罷,蕭文明叫了聲“好”,這才問溫伯明“鹿鳴宴吃完了宮里的菜我知道,吃著就跟嚼蠟似的,一點味道都沒有,還不及咱們這里的呢來來來,溫先生怕是還餓著,再吃幾口。”
溫伯明雖然是個書生,但是心格開朗灑脫,是從來不會掃興的人,然而這時他卻說“蕭兄是否可以將此處稍微收拾一下,待會兒有人要來”
“有人要來”并且此人來了蕭文明還不得不特意收拾排場,可見此人十分重要這樣的人,蕭文明猜來猜去只猜出兩個人。
“溫先生說的是皇上還是衛老相國”
“都不是。”溫伯明否認道,“是我新認識的同年,是一個高麗人”
同年什么意思蕭文明知道,就是和溫伯明同一年,也就是今科考取的進士。
高麗人蕭文明也知道就是從高麗來的人。
可把這兩個名詞合在一起,蕭文明就不太明白了,先不管能不能考取的問題,高麗人居然還能應考進士,這有些出乎他的常識了。
“溫先生,這話從何說起”
溫伯明解釋道“蕭兄有什么疑問待會我再跟你說,先將這里收拾出來吧,我的這位同年人叫金九安,考在今科第三十八名,他有重要的事要向蕭文明說。蕭兄,此事不可小覷,機會難得,錯過了今晚或許便再沒有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