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蕭文明在朝廷里最好的伙伴了,當然不會虧待他們,除了給那些實打實的金銀財寶之外,再由溫伯明在親自起草的報捷的奏章里,給他們大書特書了功勞,甚至把原本蕭家軍立下的功勞也分給了他們不少。
這一回出征有功,看樣子皇帝和朝廷必然是會對他們再加封賞的,只求在加官進爵之后,這南湖和上虞兩個屯田所就是由這二位執掌。
并且這兩位在返回大齊國的過程當中,還要擔負起監視倭國人的使命倭國人包藏禍心,不得不防,只有時刻監視、時刻鞭打,他們才能暫時收起為禍作亂的野心。
倭國的本性就是這樣,再怎樣教訓都是沒用的,就好像狼子野心,再怎么養也是養不熟悉的。
此外,在高麗國捐軀的蕭家軍的子弟兵也有十二位。
這一次蕭文明另有重任在肩,就不能親自送他們魂歸故里了,那就由曹瑞辛苦多走一趟,將這十二位兄弟的骨灰交給蕭文明的姐姐蕭文秀,讓他照例安葬在臨海屯的祖墳內。
還有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攻打開城的這些火炮,蕭文明托付給拜占庭的公主索菲亞,讓她立刻全數運回臨海屯。
火炮是最先進最精銳的武器,就相當于后世的原子彈,屬于最高的機密,絕對不能落到別人的手里,尤其是董鴻儒這家伙。
讓外國人親手摸一下倒是問題不大,他們沒有相應的材料,也沒法湊齊懂行的工匠,就是想仿造也仿造不出來。
而蕭文明這邊,文有溫伯明輔佐、武有戴松和三個頭目的參贊,又有林丹楓和宋星遙這兩位高手的貼身護衛,在開城又耽擱兩日之后,便啟程打算由陸路返回臨海屯。
至于去洛陽繳旨的事情倒并不急著做。
蕭文明是個聰明人,知道皇帝急急忙忙要他回國的原因是什么不過是怕蕭文明長期待在國外難以節制罷了,只要返回大區國內,皇帝吊起來的心便放下了一大半,至于要不要返回京城、什么時候返回京城,其實并不要緊。
于是,當年的五月初五,在得到了一個半是歸順大齊朝廷、半是歸順于蕭文明的高麗國之后,蕭文明終于從高地國最北邊的城市開城離開,經由陸路折向西南,踏上了返回臨海屯的路途。
現在正是草長鶯飛的時節,即便是這北方苦寒之地,也是冰雪消融、萬物生長之刻,雖然地面泥濘難行,但是看著這一路上生機勃勃的景象,蕭文明依舊是心情大好。
只可惜這里位于大齊國的邊界,并且時常受到戎羌、女真等北方游牧民族的騷擾,在此定居的中原百姓并不很多。
然而此間的百姓雖然稀少,卻依舊留下了他們努力生存的痕跡,時常能在山林曠野之間,見到幾處火光、幾縷炊煙。
蕭文明也有心探查一下這里的民情,每次見到這樣的景象,總是忍不住率軍過去看看,遇到了村子便就地住宿一晚,分給他們一些糧食物資,又或者直接賞給金銀。
這里百姓求生都很不容易,官府的管轄更是無比松散,往往走出一兩百里地都見不到一個衙門,對于這里的百姓,幾乎處于一種放養的狀態。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