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
中文中文域名一鍵直達
可是要她驟然決定要離開這座方興未艾的漁村,并且聽從的還是蕭文明的建議,畢竟得不到大多數黑旗軍的響應。
跟著楊妙真一同離開的,果然就只有她的那幾個不多的鐵桿,就是那群被稱為“娘子軍”的親兵。
而其他黑旗軍的成員不走也就不走了,偏偏還要說句風涼話,說那李全也是黑旗軍的頭目,隨李全一同呆在煙海村,也不算是背叛。
這讓楊妙真感到心寒,可蕭文明卻一點也沒放在心上,甚至還覺得這樣挺好,反正這群留在這里的人都是騎墻派,屬于是有奶就是娘,把這些人剔除出去,只留下絕對忠誠于自己的,反倒是一個重整旗鼓的良機。
并且做這樣的事情,根本就無需付出任何的篩選成本。
一舉兩得,豈不美哉
帶著幾分憂傷的情緒,楊妙真撤出了煙海村,卻并沒有走遠,而是就近借宿在距離煙海村不遠的一座小村子內。
村里的長者見楊妙真來了,趕緊出來熱情迎接,又送上了熱水米飯招待他們。
這些都是些不值錢的東西,可這份熱情卻尤為寶貴,讓心情抑郁的楊妙真臉上終于露出欣慰的笑容。
蕭文明便也趁機贊道“看樣子楊姐姐在這一片還是頗得人心的嘛”
楊妙真悠悠地說道“這座村子曾經遭到海盜和倭寇的襲擾,是我出面將他們誅殺趕走的,也算是對他們有些恩情,所以才得了這里父老鄉親的錯愛。”
“看來還是最淳樸的老百姓懂得感恩啊”蕭文明嘆道,“只可惜那些平時把好話說得響亮的黑旗軍的兄弟,臨到關頭,卻都不管楊姐姐了也不知這話從何說起”
這話又說到了楊妙真的痛處,她低著腦袋搖搖頭“話也不能這么說。”
話是不能這么說,但做已經是做出來了。
蕭文明又問道“也不知楊姐姐下一步要到哪里去不如先到我的臨海屯去暫住一段時間吧,等有機會再找個落腳的地方。”
臨海屯,當年楊妙真在意氣風發的時候也曾去過一次,并且還多留了幾天,跟蕭文明的姐姐蕭文秀也促膝長談過,知道臨海屯的好處。
因此楊妙真說道“蕭兄弟的臨海屯的確是一處風水寶地,我也愿意到那邊去。只是我現在還是黑旗軍的頭領,而蕭兄畢竟是朝廷的勛貴。我要是在你的地盤上久居,那么黑旗軍不也就散了嗎”
所以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楊妙真現在這樣的身份地位,她自己也就不是她自己了,而是肩負著太過沉重的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