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爺果然好氣量”大長公主贊道,“爵爺經營的這座臨海屯,蕭姐姐和董姐姐已經帶我參觀過了,確實讓我大開眼界。看樣子爵爺的作為才是真正的富國強兵之道啊”
蕭文明經營臨海屯,其實一直被大齊朝廷里的某些官員視為是奇技淫巧,上不得臺面,就連老相國衛玉章這樣的人都不置可否。
可沒想到,真正理解自己的卻是高麗國的一位公主
只可惜這位公主殿下雖然知道臨海屯的厲害,卻是學不來經營的訣竅,就是學也就學個皮毛和外表而已。
因為臨海屯之所以能夠發展起來,靠的一是蕭文明不斷發展和改進的各種技術,才能不斷提高軍事能力和出產的商品的競爭力;二是廣闊的市場,其中既有大齊國、又有倭國高麗、乃至于南洋、還有拜占庭公主索菲亞千里迢迢將蕭文明的貨物販賣到歐洲去,才能將蕭文明不斷擴大和升級的產能全部消化掉,否則生產過剩,就只剩下破產這一條路了。
一個是技術、一個是市場,這兩條高麗國全都不占,也就不必擔心他們把蕭文明的模式依樣畫葫蘆地學了去。
眾人拜祭過,新立的陣亡將士的陵寢之后,便聚在一起歡飲一番。
等到第二天,則有董婉青和蕭文秀又陪著大長公主,在臨海屯和臨海港參觀了一番。
又過了幾日,溫伯明那邊發來請柬,請眾人去赴他的婚宴,這位江左第一才子,終于同他的心上人蘇舜欽完婚了。
金榜題名、洞房花燭,可謂是雙喜臨門。
就這樣又耽擱了十天時間,大長公主等不下去了,便說要去京城洛陽,去問一問他哥哥也就是前任高麗國王李直松的事情。
這也是一件正事,恰巧這時朝廷也傳來了旨意,傳旨蕭文明立即進京面圣述職,那么就兩件事情并做一件,眾人一到到京城洛陽去。
走水路,蕭文明叫戴松率領二百蕭家軍的兄弟,護送著他自己、高麗國的大長公主,準備進京赴任的溫伯明和他的新婚妻子蘇舜欽,還有蕭文明的妻子董婉青,以及宋星遙一道去京城。
林丹楓是江南武林盟主,有數不清的事情等著他去辦,因此留在蘇州府沒有動身。
董婉青是蕭文明特意叫去的。
之前高麗國大鬧洛陽,攪得皇家寺院國分寺和水月庵不得安寧,那時候由董婉青出面安撫住了在水月庵內修行的老王妃門,又同太后結下了緣分,也免除了她身上的罪過。
這是一樁奇遇,可遇而不可求,但是也需要維護。
這一次蕭文明就特意帶上了董婉青,并且讓她從臨海屯出產的上好的絲綢、瓷器、宣紙、珠寶首飾之中,優中選優、精中選精地挑選出了一批,一并帶到洛陽城去,專門送給老太后。
蕭文明出行之時,恰是地方一年一度向朝廷上繳稅收和糧食的時候,漕運一路擁堵,走得很不順暢,在河上足足飄了有半個月的時間,這才將將來到通濟區的碼頭,來到了京城洛陽那一道無比堅固的城墻之下,
蕭文明的船剛剛停穩,一個老熟人便迎了過來,正是皇城司的主事馮海峰。
他的態度十分友好,說話也熱情洋溢,一見蕭文明的面,便是一長串的吉利話“爵爺這一回出征高麗有功,皇上也十分高興,這回進京必然多加封賞,百尺竿頭又進一步,真是可喜可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