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蕭家軍的后續反應果然印證了康親王對其的蔑視。
攻擊受挫之后,這些小船絲毫沒有頑強作戰的意志,立刻掉轉船頭,轉頭向東山島逃竄而去。
也不過如此嘛
康親王嗤之以鼻,再次下令點燃放二踢腳,用這種方式重申了自己的命令,命令手下的這些大船,按照一開始的計劃,恢復由水路登陸圍攻東山島的計劃。
這時的康親王春風得意、躊躇滿志,認為自己的計劃執行得要比一開始的更加順利,殊不知在實際上,他的計劃已然被在某種程度上打破了。
就是因為蕭文明剛才那不起眼的一陣突擊,讓康親王針對的碼頭主攻方向,行動速度,略微遲緩了一些時間,而其他部分未受到阻礙的船隊,則已然發動了登陸的行動,形成了一個到達時間上的落差。
這就是蕭文明的目的。
因為東山島本是一座湖中的小山,除了正對碼頭的這一邊之外,另外三面都是懸崖峭壁或者是密林灘涂,別說是展開大部隊了,就連一片開闊的登陸場都沒有,恐怕就連快速行動都很不容易。
這樣一來,康親王預備下的人馬雖然多,但實際上的兵力優勢卻沒有那么明顯,并且還會有一個時間差,給蕭文明各個擊破的機會。
更何況蕭文明還有一招殺手锏,到現在還沒使出來呢
康親王并沒有意識到危險已經一步一步向他靠近過來了,還在意氣風發地指揮自己這一隊一共二十多戰船,以及船上將近六千人的兵力,要占領碼頭方便大軍登陸。
蕭文明最關注的就是碼頭地區。
東山島的碼頭經過了好幾次的擴建,別說是康親王這一場戰役中直轄的二十艘船了,哪怕就是他這整個艦隊過來,只要安排妥當,都全部能夠停泊進來。
所以保持住碼頭的控制權,幾乎就成了整場戰役的關鍵。
對于這個關鍵點,蕭文明胸有成竹。
因為他在港口兩側的制高點上,一共部署了三十門火炮,并且這些火炮還都是馬青新鑄造的射程遠、威力大、安全性好可以給只會放二踢腳的康親王,好好上一趟火器使用課了
正當康親王麾下三艘先頭的船舶已然停靠在了碼頭之上,并且正在向岸上輸送兵馬的時候,忽然聽到東山島上雷霆般的一聲巨響,這是蕭文明發動反攻的命令
命令一下,東山島碼頭兩側的山上,幾十門火炮齊鳴,轟鳴聲連綿不斷、震耳欲聾,火炮發射時的沖擊波,振動著山上那些幾百年的參天古木,棲息在樹林中的水鳥也被驚得震翅高飛,不知飛到天空哪一處角落去了。
可在洋湖上的康親王的船卻無處可逃。
為了實施火炮的突然襲擊,蕭文明早就已經預先設定好了射擊諸元,火炮射擊的精度極高,命中率幾乎達到了百分之六十以上,不但當場將已經停靠在碼頭上的三艘船擊毀,就連其他正準備靠岸的船,也同樣遭受了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