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康親王本人想要進入蘇州城避難倒也沒有那么容易,因為那邊蕭文明也已經提前派了兵馬應付。
自從康親王的注意力被全部集中到了東山島上之后,他對于臨海屯的壓力就驟然消失,原本鎮守臨海屯的蘇志玄和任當思,以及后來去臨海屯避難的曹瑞,就成了閑人,連同他們手下的兵馬也都無事可做。
眼下正是用兵、用人之際,蕭文明怎么可能讓他們閑著
讓他們參與到東山島保衛戰中當然是不行的,其實也沒有必要,發揮不了多大的用處。
那么蕭文明就算定了,若是此戰失敗,康親王是一定會去蘇州城避難的。
既然如此,那就將曹瑞和任當思麾下的人馬,全都部署到臨海屯通往蘇州的必經之路上,給潰敗而走的康親王,上一出三國演義中華容道的好戲
然而江南平原不比荊州北部的崇山峻嶺,一眼望去都是一馬平川的平地,可以說到處都是路,也談不上哪一條是必經之路,想要攔截康親王可沒那么容易。
思來想去,那就只能姑蘇城外列陣設伏,反正既然是要入城,那只有入城的路才是必經之路。
但另一個問題是,康親王這一次攻打東山島,也并非是傾巢而出,在蘇州城里,他還留下了一萬多守軍,曹瑞和任當思等人的行動很難瞞過他們的眼睛。
并且一旦曹瑞等人同康親王在城外發生激戰,那么城中的守軍必然出城作戰,打一個前后夾擊的簡單戰術,曹瑞可就危在旦夕了。
然而這也在蕭文明的算計之內。
臨行之前,蕭文明特意讓曹瑞帶去了自己的一封書信,讓派人潛入蘇州城,將這份書信帶給蘇州知府湯光耀,告訴他現在就是反正的時候,要湯光耀立刻集結起蘇州城里的衙役兵丁,叫這些還聽命于朝廷的人,馬上打開城門,放曹瑞、任當思入城,先出其不意拿下蘇州城再說。
這一招里應外合之計,是蕭文明跟董鴻儒學的。
這家伙在幫助黑旗軍的李全攻城略地的時候,就沒少使這一條陰招,讓朝廷門受了不少的損失,倒也說明是十分管用的。
而蕭文明的做法則不僅僅是照貓畫虎而已,簡直是照著一只小貓畫了一頭哥斯拉,計策的效果更加出眾。
因為此刻康親王實際上還正在同蕭文明在洋湖上鏖戰,他失敗的消息還沒有傳到蘇州城中,城中的守軍自然也不會有任何防備,再加上湯光耀在蘇州城里根深蒂固,又有一堆忠于蕭文明的各大商戶以及武林世家的幫助,幾乎是指指點點地就把康親王的部下全部抓獲,基本做到了兵不血刃。
拿下了蘇州城,而城頭并沒有變幻大王旗,舉的仍舊是康王爺的旗幟,讓倉皇逃竄而來的康親王,還以為蘇州城仍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正當康親王急匆匆地趕來之時,忽然從姑蘇城外的蘆葦蕩中,一左一右竄出兩只人馬,分別由曹瑞和任當思率領,就擋在康親王的面前。
康親王大驚失色,卻也不敢怠慢這是在逃命,輸了就有可能被蕭文明的追兵追上,怎么能夠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