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現在他也沒法和蕭文明翻臉,只能十分有耐心地說道“愛卿是知兵之人,不知是否已經找到了康逆的破綻”
破綻不能說已經被找到了,但是線索還是有一些的,只是這些線索還不能落實,就怕蕭文明現在說出來,皇帝就要催促著行動,反而讓蕭文明被動。
于是蕭文明搖搖頭“不敢欺瞞皇上,目前還沒有找到。微臣這邊自當盡力尋找,皇上也可責成有司衙門辦理。”
話說到這個份上,皇帝也知道,要是再追問下去,也不可能得到令自己滿意的回答了。
于是他便又褒獎勉勵了蕭文明幾句,就讓蕭文明下去了。
蕭文明說話雖然不客氣,但辦事還是得力的。
他既說了要封鎖長江,果然就派出了停泊在臨海港里的海船,逆流而上,深入長江中游,不斷地巡回游弋。
蕭文明現在手里能夠調動的戰船除了原本就有的,再加上新打造的,其實也就十七艘而已。
然而這些船上都配備了最新銳的火炮,具有碾壓一般的火力優勢,又都派了臨海港上的水手以及洋湖東山島上的漁民駕駛,同是在水上作戰的其他戰船,當然不是他們的對手,甚至在長江以北集結的軍隊,也扛不住任何一艘戰船的炮轟。
并且蕭文明的這些戰船都是按照海船的標準來設計建造的,在長江黃金水道航行,既有風力可以借助,又有水勢可以依靠,發現打不過了,還能立即逃脫敵軍水師的追擊,順江而下,集合兩三艘同伴的戰艦,再回來殺他一個回馬槍。
就這么一套組合拳打出去,任何艦隊都擋不住這樣的反復攻擊。
火炮戰艦的優勢一再地發揮,讓康親王占據中原腹地之后,根本就無法南下討伐。
好幾次糾集了重兵,準備進行大規模的渡江行動,全都被蕭文明的戰船第一時間發現并且立即進行阻止,讓行動直接取消了。
偶爾硬著頭皮強行進行的一兩次渡江行動,到最后也就只有一兩條小船能夠乘亂過江,其他的大船要么被撞散了架,要么被火炮轟沉了。
至于能夠過來的,也就只有一些零散的人馬而已,根本就不成氣候,不用動用蕭家軍和其他主力,光靠地方上的屯田兵,或者是渡江逃難來的禁軍就能把他們輕易收拾了。
就這樣嘗試了幾次,康親王似乎達成了同南逃的皇帝相同的意見就是短期內很難打破南北對峙的平衡局面,看樣子還需要收縮力量,鞏固住自己的地盤,然后才難找機會南下。
畢竟康親王現在所面臨的麻煩要比皇帝也少不到哪里去,他能夠占領京城洛陽,實屬僥幸,所依仗的除了自己的力量之外,還有戎羌和黑旗軍的兵力。
這些人同他都不是一條心,既要利用、又要提防,既要削弱、又不能過于削弱,哪有那么容易把握恰到好處的平衡點
而康親王的人力資源,尤其是文官資源,絕大多數都被蕭文明堵在了四川,這讓康親王管理長江以北的地區,就只能依靠朝廷原先的那些官員。
這些官員當中有不少直接掛印而走的,而留下來的那些也有很大部分不過是陽奉陰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