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泰州知府大人,倒也頗有幾分才干,鎮守泰州之后,一切政務都進行得井井有條,聽到蕭文明發兵打來,也明白自己手下這點兵力沒法同他直接對抗,便定下了堅守城池,依據堅城同蕭文明慢慢消耗,再通知李全過來攻擊的策略。
先不論這樣的策略能不能實施下去,卻是眼前最正確的。
然而他身邊那些黑旗軍的大老粗,卻還只認為官軍都是一群膽小無能的鼠輩,非要出城迎戰不可。
黑旗軍是最講究山頭的,那秀才豈能節制他們,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出城和蕭文明硬碰硬打了一仗,又毫無懸念地被打敗了就連自己的這座泰州城都被蕭文明順勢拿下。
城破之時,那秀才原本是準備自殺的,卻被林丹楓在千鈞一發之際救了下來。
蕭文明看他卻只覺得好笑,說一個人要是為了大義、為了大統自殺還則罷了,可為了一個愚蠢的李全自殺,也未免太不值得了。
于是蕭文明便讓那秀才安心活命,也不將他解送到朝廷去,而是送到臨海屯看管起來,并且還說明了自己并不是同黑旗軍為敵,而是要對付李全,你這秀才是黑旗軍麾下的人,又不是他李全山上的,要死也可以,等見過你家姑姑楊妙真以后再說
就這樣,蕭文明順利取下了泰州城。
江北相較于江南,經濟繁華程度完全不可相提并論,泰州是最靠近長江的一座大城,然而城池也不過是不大不小而已,作為一個戰略支點完全不夠格,但是用作兵力和物資轉運的中心還是可以的。
一時之間,進出泰州的人員如同過江之鯽,物資就仿佛山巒堆積,光是江南秋收轉運營上來的軍糧,就幾乎堆滿了半個泰州城,原先那些填不飽肚子的江北百姓,現在只需要在運糧通道旁邊瞪大了眼睛在地上撿,每天都能撿出幾碗白米飯
跟著蕭文明一同作戰的任當思,因為立下了實打實的功勞,已經升任為江南道節度使,帶的兵多了,想法也就多了。
他見泰州城這邊匯集了那么多的錢糧物資,心里覺得不安,便向蕭文明建議,說是這邊物資太多,城中的軍隊又大多只是過路的,沒有兵力堅守,就怕敵軍來襲,泰州城堅守不住,城里的糧草物資就會被敵軍劫了去,那么對軍心士氣的打擊太大了。
“任將軍深謀遠慮,我真是比不上。不過今日卻多慮了,敵軍來打我,豈不是正中我的下懷我還就怕他們不過來呢”
任當思當然對蕭文明手下軍隊的戰斗力有著絕對的信心,可他的憂慮也并非完全沒有道理“爵爺說的是沒錯,可就怕敵人搞突然襲擊,搶了東西就跑,爵爺這邊也是有力無處使啊”
“搞突然襲擊,那倒可以讓他們來試試”
蕭文明進入江北之后,除了運送兵力,囤積物資之外,還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鞏固自己在江北的情報網絡這也是蕭文明,為什么這一回把林丹楓帶在身邊而讓宋星遙留在江南的原因。
蕭文明幾次出入江北,利用了林丹楓在武林中的地位,在江北武林之中也配置了自己的勢力,尤其是以“正一觀”為核心,向武林中人施以恩惠,形成了密集的權力網絡。
雖然做不到一呼百應,但是利用江湖中人的力量替自己充當耳目和打手,倒也是不成問題的。
就靠著這些人,蕭文明隨時可以掌控江北的形勢,尤其是康親王和李全大規模用兵的行動,他更是不可能錯過。
果不其然,蕭文明占據泰州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李全的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