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顯然是餓壞了,筷子也來不及用,用手抓著肉,就往自己的嘴里塞
蕭文明靜靜地看他把肉吃完,心中不勝感慨,心想這個小個子還真是個直腸子、好漢子,餓了就問人討,別人給了就大口地吃,有夠豪爽的。
并且看他空著肚子,還能力挫十來個好手,就知道他摔角的功夫,遠不止剛才在擂臺上表現出來的那樣,便對他更加欣賞了。
轉眼之間,一碗肉已經被這小個子吃了個底朝天。
蕭文明拿回碗,笑著問道“還能吃嗎我還有肉”
那小個子點點頭“想吃能吃”
于是蕭文明又盛了一碗肉遞給了他。
胃里有了些底,吃第二碗的時候就不用那么急,蕭文明也能看著他一邊吃,一邊同他說說話。
原來這小個子名字叫塔帕姆并不是什么正經的戎羌名字,而是“流浪漢”的意思。
他的身份還是個奴隸,但早就不堪主人的折磨跑了出來,雖然年紀輕輕,不過二十出頭,卻也是走南闖北,經歷頗為豐富,他的漢話就是跑到長城邊上做短工的時候學會的。
為了今年的烏蘭通布大會,塔帕姆攢了好久的錢,長途跋涉才來到烏蘭通布,就是為了一試身手想要出人頭地,甚至可以結束自己流浪奴隸的身份。
一個人的身份是永遠壓在他頭上的大山。
蕭文明就曾經替溫伯明的妻子蘇舜欽脫去過賤籍,聽到好消息,高冷如蘇舜欽,也感激涕零。
而據蕭文明所知,戎羌草原上的一個奴隸,可要比中原的一個賤民悲慘得多
在中原,至少賤籍之人還算是一個人,也是不能隨意殺害的。
而在戎羌草原,奴隸的主子對奴隸幾乎生殺予奪,價值還不如一匹馬、一頭牛。
如果這小個子真能靠著烏蘭通布大會上的優異表現,讓自己擺脫奴隸的身份的話,那可真的算是逆天改命了。
這種進取的精神讓蕭文明感動。
蕭文明也有意成全他,便說道“原本你都已經成功了,只可惜半路殺出來了幾個奸賊,最終還是功虧一簣。不過不要緊,戎羌草原容不得你,我卻有用得上你的地方,跟我去中原吧我憑你的這份武藝,一定能夠打出自己的天地”
正說話間,營帳外頭忽然一陣喧鬧,蕭文明正跟塔帕姆好好地在說話,就這樣被打斷了,當然不高興,不耐煩地派人去打探情況。
回報卻說是外頭來了一個戎羌部落的頭領,還帶了手下幾十個小弟,說是來向蕭文明要人的。
蕭文明還沒回答,塔帕姆卻已站起身來,趕緊把吃剩下的肉塞到嘴巴里,拌著肉沫子說道“是來要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