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鴻儒算什么大事,不過是跳梁小丑而已。我想同可汗說的,是有關中原與戎羌關系的大計,不知可汗有沒有興趣”
這么大的事情,就算達多沒有興趣也非得談一談不可了。
他思索了一下“那好,也是該談一談了。不過今天人多、事雜,不是談話的時候,到明天我們再細細商議好了。”
人多嘴雜,容易泄密是一方面,但是達多非要把商談拖到第二天的另一個重要原因,還主要是他要事先想好一系列應對的策略。
畢竟現在中原大亂,各方面的勢力此消彼長,大局如何走向都很難說,而蕭文明又是個不容易對付的人,一字一句都要小心應付。
蕭文明這邊也是一樣,也需要相好對付達多的策略,于是便同意了“那好,我就暫時留在這里,大汗什么時候空下來,派人通知我即可。”
這一場烏蘭通布大會辦得不能說不成功,但是期間的幺蛾子太多了,各項大賽進行得戲劇性十足,應該說是不乏看點。
然而最終的結果卻出人意料,這讓參會的各家部落都五味雜陳,覺得再在此處待下去也沒多大意思,便在又一次參拜烏蘭通布圣山之后,便率領起本部落的人,漸漸退散了。
然而正在這時,卻有一支二三十人的隊伍,逆人流而動,從人群的外圍徑直走到了達多可汗的面前。
這時蕭文明才剛剛離開,恰巧同這群人打了個照面。
見這群人,一個個氣勢洶洶,滿臉不可一世的表情,知道他們十有是來找茬的,便又趕緊停下了腳步,折了回去。
只見這群人虎著臉、插著腰,七嘴八舌地同達多在討論著什么問題。
看他們這副對著草原大汗毫不恭敬的神態與其說是討論,不如說是爭吵才對
這群人說的都是戎羌的語言,并且語速極快,口音也各不相同,蕭文明也聽不懂他們在說什么,不過這時塔帕姆就在旁邊,用他并不成熟的漢語,向蕭文明介紹他們爭吵的內容。
原來是這些部落的人,對于塔帕姆奪得奪羊大賽的勝利很不滿意,要達多下令,撤回他的冠軍頭銜。
這個要求嗎,達多怎么可能同意
就說烏蘭通布大會是祖宗的規定,是上天的旨意,他即便貴為草原大汗,也無法更改結果。
達多的說法并不能讓眾人滿意,于是爭吵的聲音更加響亮,也更加嘈雜。
而在他們的無理取鬧中,達多的火氣也是越來越大。
最讓達多不滿意的是如果他們對比賽的結果有意見,可以當場就提出來,當著所有部落的面,大家商議出一個各方面都可以接受的方法無論這個方法是什么,只要各方面都沒有反對意見就可以了。
可是這二三十個部落偏偏要放馬后炮,等到大會結束之后才過來鬧事
要知道這些部落雖然數量不少,但畢竟只是戎羌整體的一小部分而已,不能為了他們這幾個就改變結果。
否則,要是別家再提出反對進來怎么辦
難道再改一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