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又說了幾句,原本蕭文明還想留湯光耀一同吃飯。
可一來湯光耀身邊還帶著個討人厭的徐世約,二來他被查訪倭寇的要務急得焦頭爛額,也實在是吃不下飯,便告辭一聲走了。
走了湯光耀,蕭文明這頓飯也吃得踏實些。
然而蕭文明這頓飯吃的并不踏實。
湯光耀口中的“倭寇”二字,就好像嵌在牙齒縫里的青菜一樣,在蕭文明腦子里深深駐扎了下去——看來自己從倭寇必有一戰,并且這一戰,毫無疑問會變得異常兇險。
沒想到自己穿越過來,第一個大考驗竟然是倭寇問題,難不成自己一不小心就抽到了地獄難度的版本嗎?
雖然如此,可是有道是“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既然抽到了這個劇本,那蕭文明也只能硬著頭皮演下去了!
而自己要想演好一個主角,不至于成為早死的配角的話,那所要做的,就變得簡單而又重要了——升級戰斗力,升級到能夠一對一面對倭寇,能夠輕而易舉地消滅他們的地步程度!
換言之就要,蕭文明要把臨海屯子弟兵的戰斗力,提升到明末戚家軍那樣才可以。
而戚家軍毫無疑問乃是明朝中后期的一支勁旅,無論是從兵員選拔、還是糧餉補給、還是兵器裝備,那都是戚繼光下了血本的,又經過無數訓練和實戰才練成了一支對倭寇所向披靡的精兵。
而蕭文明所要做的,就是效法戚繼光的練兵之法,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提高臨海屯子弟兵的戰斗力,讓他們成為一直絕對效忠于自己的“蕭家軍”!
而要練兵第一個要解決的就是人的問題。
還好這個問題,對蕭文明而言卻又談不上是什么問題,因為蕭家軍的基礎主干,已然奠定下來了,那就是土生土長在臨海屯的三百子弟兵。
這三百人馬,對蕭文明而言,就是三百顆最為寶貴的珍珠,哪怕只有那么一丁點的損傷,蕭文明就會心疼得受不了。
因此,在從金陵血戰一場回來之后,蕭文明就給這些子弟兵部署了三個任務:
一、吃好;
二、睡好;
三、休息好。
只有養好了傷、養足了精神、積攢夠了力量,才能有精力百分百地投身到新一輪的訓練和作戰當中去。
還好臨海屯這些將士,在金陵城下一戰之中,雖然也有三四十個人受了傷,但受的傷都并不重,最多也就是擦破了點皮,
(本章未完,請翻頁)
削去了一塊肉之類的。
要說受傷最重的,還得是蕭文明手下先提拔的小頭目劉辰,這家伙為了替蕭文明擋下倭寇接連劈拐下來的兩刀,臉上被拉了巴掌長的一道傷疤。
不過劉辰這家伙閃躲得快,運氣也不差,刀傷并沒有傷到他的眼睛,卻只在他右臉上留下了一道蜈蚣似的紫色的傷疤,讓原本長得就不怎么清秀的劉辰,看上去更加兇惡。
為此劉辰還擔心了好一陣子,說是自己破了相了,將來媳婦就不好找了:“咱家本來就窮,沒人肯嫁給我這么個丑八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