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日子里慢慢理清楚頭緒,再做下一步的操作也是可以的。
眼下手頭有了實打實的四千兩銀子,蕭文明就可以用來購買和改良兵器裝備,從而進一步提高手下三百子弟兵的戰斗力了。
經過金陵城下的一戰,蕭文明發現,自己所配備的那些刀劍,同精銳的倭刀相比,那就比燒火棍強不到哪里去,成批成批地被倭刀砍斷,成了沒用的鐵片子。
說起來蕭文明裝備的這些刀劍,那也是他花了大價錢,讓附近的鐵匠精心打造過,沒想到質量竟然差成這副樣子,實在是出乎他的意料。
于是蕭文明便和老夏頭兩人,拿著那半口從戰場上帶下來的倭刀,便去找打刀的老鐵匠。
老鐵匠姓馬,他打出來的刀的質量雖然比不過倭刀,但他卻是個懂行的。
他接過蕭文明遞上去的半口倭刀,瞇縫著眼盯著倭刀的斷口端詳了好半天,這才說道:“這刀確實是好,但也沒什么奇怪的,不就是把熟鐵反復翻折鍛打,然后再打磨出來的嗎?做起來很簡單,就是費些功夫罷了。”
老馬說這話的時候,蕭文明是將信將疑的。
倭刀那是在世界上出了名的好刀,一直到后世都是有人推崇的,怎么在老馬嘴里,就成了只要費功夫就能打造出來的尋常刀劍了呢?
因此蕭文明說道:“行了,你廢話少說,你說能夠打,那你就打一口給我出來給我看看。不要怕費錢,也不要怕費時間,錢我給足你就可以了。你只要能夠打出像好刀來,你打出多少,我就買多少!”
說完這話,蕭文明撂下十兩銀色,又約定好了期限,便離開了鐵匠鋪。
過了幾天,蕭文明如約回到此處,老馬果然取出兩口新刀,放在蕭文明面前。
蕭文明這幾天仔細研究倭刀,也算是半個內行了,一看就發現這兩口刀的刀刃和光澤,就與之前自己裝備的官刀大有不同,可比起正宗的倭刀來卻又有所不及。
于是蕭文明便讓老馬當著自己的面試刀,看看他新打造的刀,到底有幾分成色。
試下來的結果,同蕭文明猜測的絲毫沒有區別。
老馬新打造的刀,卷起來的竹席,能夠砍斷一張半;可是正宗的倭刀——雖然刀刃都斷了,只剩下半口——一刀下去,卻能夠砍斷三張。
要是完整的一口刀,恢復了適合的重心,恐怕砍斷五張、六張竹席,都是輕而易舉的。
這樣的成績雖然比起之前的刀要好上一些,可同倭刀依舊沒法相提并論。
這般結果,蕭文明是不滿意的:“老馬,你之前不是說的好好的嗎?怎么弄出來的仍舊是這樣半吊子的東西?”
老馬也傻了眼:“對呀,不會錯啊!我確實是按照手藝做的,一點偷工減料都沒有。這每一口刀,我都反復鍛打了三十遍,按理說不會差那么多啊,這么這是怎么回事?”
“你問誰呢?當初是你拍著胸脯打了保票的,怎么現在自己反而慫了?老馬,我算是你的老主顧了,造不出好刀來
(本章未完,請翻頁)
我不管你,但你起碼得說個子丑寅卯吧?不可能我花了十兩銀子,就換來你一句‘不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