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巨大的神像,背上托著山脈一般的事物在一片荒蕪的地界上行走,而畫左上角亦書寫著:白象馱天四個大字。
李丹青皺起了眉頭,他又翻開下一頁,與上一頁一般,這一頁同樣是一副極為粗糙的畫,一只神龍在大江中翻涌,卷起無數海浪,左上角刻有:蒼龍翻江四個大字。
李丹青的眉頭在那時越皺越深,他甚至暗暗懷疑那個孫禹是不是在誆騙于他,畢竟這兩幅畫怎么看都怎么不像是一本修行之法應該有的樣子。
抱著這樣的疑惑,李丹青翻看了這《龍象混元》的最后一頁,卻見最后一頁上依然畫著一幅畫,這幅畫相比于前兩幅愈發的潦草,只隱約能看見一龍一象的身形交織,卻難以看出細節,更不提洞悉這二者究竟在做些什么。而左上角的文字也只剩下了龍象二字,剩下的兩個字眼就猶如當初朝歌神劍上的兩個字眼一般,像是被什么東西抹去了一般。
只用了數十息的時間李丹青便將這被整個武陽朝所覬覦的鍛體之法看了個遍,可卻毫無所得,反倒是愈發迷惑。
他又將目光放到了第一頁那名為白象馱天的古畫上,心頭忽然一跳,暗道這莫不是那傳聞中的觀想之法?
這世上有許多高深的法門不可言傳,能難以訴諸于文字,故而便會有人將這些法門通過畫面的形式再注入力量感悟等玄妙的事物,從而讓后人通過觀想畫面而明悟法門。
但鍛體之法無論再過高深,似乎都不應能夠達到難以訴諸文字的地步吧……
李丹青皺起了眉頭,來之前他也從未聽聞過這事,心頭不免對此愈發的疑惑。
不過既然走到了這一步,李丹青也只能抱著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心思嘗試著沉下心神,看向那第一幅名為白象馱天的古畫,試圖從中感悟到些什么。
李丹青正襟危坐,雙手伸得筆直,皺著眉頭目光直直的看著那副畫。
這一看便是足足半個時辰過去。
“唉!”
忽然他發出一聲長嘆,將手中的古書扔在了地上,心情煩躁——這足足半個時辰過去,他看得雙眼發昏,卻還是沒有得到半點感悟,倒是覺得雙手發酸,脖子也有些發疼。
“那家伙真的在騙小爺我?”李丹青咬牙切齒的想道。
但轉念一想,念及孫禹當時那一臉肉疼的模樣,又覺對方似乎并沒有立場誆騙自己。
難道說是本世子的天資不夠?
這難以被訴諸文字的法門自然都極為高深,即使以圖像展示,也會因為個人的資質所限,讓大多數人不得其解,因此這些法門大都需要修行者擁有極高的天賦與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