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方才讓青竹尋來了一本已經被朝廷列為禁書的前朝歷史,想要從中尋到些許端倪。
此刻李丹青耐著性子,將古籍上有些生澀的文字一一讀來。
相傳當年大商立國九百于年,歷經十七位帝王,其中興衰往復,自然不會是一本書就能說得明白的,但如今記載前朝歷史的古籍大都被武陽朝廷銷毀,能招到這么一本簡史已是不易,李丹青也沒有挑剔的資格。
就這樣一直從午晌到傍晚,再從傍晚到第二天清晨,李丹青終于將這書的記載看了個大概。
他打了個哈欠,揉了揉自己朦朧的睡眼,從書桌前站起了身子。
這一日一夜下來,李丹青倒是多多少少了解了一些前朝的事情,可有關朝歌重劍的事情卻依然毫無頭緒,至少這本不知道是誰寫的前朝歷史中絲毫沒有提及此事。
李丹青苦笑著搖了搖頭,心道莫不是鑄造此劍之人只是心血來潮,給它取了個這樣的名字,還是說恰好這本古籍的作者并不知曉此事。
自從那日之后,這朝歌劍除了又重了幾分外,便再無其他變化,李丹青嘗試過各種辦法,譬如滴血、假裝生氣怒斥、又或者像個神經病一樣大喊它的名字,朝歌劍都并無反應。而體內雖然沖開了十道脈門,可身子半個多月下來也并無什么古怪。
李丹青也明白這樣查下去無異大海撈針,他搖了搖頭,打算暫時放下此事,就在這時院門外忽然傳來一陣喧嘩聲。
“叫他們出來!”
“對!出來!躲在院門里算什么英雄好漢!”
“實在不行我們就告到陽山去!”
“再不行咱們就去應水郡!一定要討個公道!”
聽著門外傳來的喝罵聲,睡意盎然的李丹青有些不悅。
這大清早的誰這么不長眼,敢來我大風院鬧事?李院長眉頭一挑,怒火滔天。
自從“破獲”了永生殿邪宗的大案后,李丹青在這陽山那可謂是好好的揚眉吐氣了一把!不僅收回了那個混蛋山主用白菜價買出去的各種大風院權利,更是將整個永安武館都收回了囊中,只是因為如今大風院人手不夠,李丹青還未來得及讓眾弟子去打理。
當初對李丹青百般不滿的春柳學院的楊通不管心底作何想,可表面上卻得是和和氣氣,不敢有半點怠慢。
滿腔怒火的李丹青推開房門大大咧咧的走了出去,眾多學院的弟子也被這般響動所吸引圍攏了過來,李丹青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樹立自己院長威信的好機會,當下面色一沉,嘴里言道:“我倒要看看是誰敢在我大風院外鬧事!”
院門被李丹青推開,李丹青擺好了架勢正要說些什么,卻被院外那烏泱泱的人群嚇了個夠嗆。
他縮了縮脖子,看著院門外數量龐大的百姓,氣勢頓時弱了不少。
“你們這是干什么?”但身后齊刷刷好多雙眼睛落在他的身上,李丹青也只能硬著頭皮朝著人群吼道。
這不吼不要緊,一吼人群怒火好像被點燃了一般愈發躁動起來。
“你縱容門下弟子,燃放爆竹,傷了我們這么多百姓,難道就不應該給我們一個說法嗎?”
“就因為你是李牧林的兒子,就可以逍遙法外?”為首一位穿著還算得體的中年男子率先發難,指著李丹青的面門便罵道。
李丹青一愣,瞬息就回味過來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回頭看了看身為始作俑者的劉言真,對方也意識到東窗事發。
“啊!天氣真好!我要去好好修行,發憤圖強!將來將我們大風院發揚光大!”劉言真打著哈哈轉身就跑入了院內。
李丹青哪能依她,伸手去攔,卻被那些百姓暗以為是要逃跑,反倒抓著他衣衫,嘴里言道:“不準走!今天不給我們一個說法,誰也不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