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不覺得,眼前這個太監的死,能夠彌補泰平的遺憾。
那個少年是那么努力的活著,那么盡可能的想要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但他卻這樣死了。
李丹青并不是什么大善人,更沒有那種見不得生死的菩薩心腸。
他只是有些困惑,有些不解。
他在想如果這樣的人都沒有資格在這個世道上活下去的話,那這武陽天下還有誰能有資格活下去呢?
所以他以最快的速度入了宮,為此不惜撒下了一個彌天大謊,甚至不顧這會給自己帶來的麻煩……
這不太像是李丹青能做出來的事情。
他總是習慣了隱忍,習慣了偽裝,習慣了為了一些事而放棄一些事。
就像是泰平為了活下去,可以從不去提自己的父母,可以吧明知道疑點重重的叔父叔母當做真的。
他并不傻,他何嘗不知道自己所謂的叔父叔母做的事情有背常理,又何嘗不明白多年未見的叔父叔母根本不可能認得他,也不可能在根本不知道他來武陽城的情況下特意在武陽城中尋到他。
他其實都明白,他只是想要那么一個足以支撐他在武陽城活下去的理由,僅此而已。
他以為自己只要妥協得足夠多,做得足夠認真與努力,這個世界總歸會回應他些許善意,哪怕只是一丁點也好。
這就已經足以支
(本章未完,請翻頁)
撐他活下去。
就像曾經的李丹青。
他也曾經天真的以為,自己只要放棄一些東西,迎合一些東西,事情就會好起來。
但事實是,世界素來殘酷,這一點,恒古不變。
雖然,一個是武陽世子,一個只是不為人知的小太監。但李丹青卻又那么清晰的在對方的身上看見了自己。
李丹青握緊了手中的朝歌劍,手背上青筋暴起,他想要做些什么,去為泰平,也為自己討個公道。
這樣的渴望在那一瞬間如此強烈,仿佛要將李丹青吞沒。
“所以,你準備去殺了鹿懷安嗎?”而就在這時一個聲音忽然在李丹青的耳畔傳來,聲音低沉。
李丹青的理智在那聲音響起的剎那恢復了些許,他聽出了那聲音的主人就是那位天鑒司的大司命殷無疆。
李丹青警覺的看向四周,目光所及入目的盡是周圍那些宦官們駭然的臉龐,并不見殷無疆的身影。
“殺了他之后呢?速度快些,在朱紫甲們還沒反應過來之前,把慕容青也殺了?再之后呢?和圍捕的甲士們血戰一番,運氣好些能慷慨就義,運氣差一點就被生擒,世道卻還是那個世道,很快就會有人頂替這些人的位置,繼續他們的事情,一切依然一成不變。”
“這就是你想要的結果嗎?”殷無疆并不在乎李丹青此刻心底泛起的警惕,他平靜的聲音在李丹青的耳畔繼續響起。
“你到底想要說什么?”李丹青也在這時意識到殷無疆用的是某種隔空傳音的手段,他收起了心底的驚駭在那是于自己的心底說道。
“冷靜下來。”
“細細去想,你能做什么,方才能改變這世道。而不是靠你心中的一團怒火,與手里的三尺長劍。”
“刀劍只能平亂世。”
“唯法,方可開盛世!”
殷無疆的話宛如一道驚雷在李丹青的心頭炸開,不是因為這番話如何的醍醐灌頂,只是因為這話,他曾經在某個人的嘴里也曾聽到過……
他沉默了一會,心底某些思緒翻涌,但在數息后他苦澀的笑了笑,手里緊握著的朝歌劍在那時松開……
改變這世道,確實不是僅靠他殺上幾個人就能做到的。
這個道理,李丹青其實并不是不知道。
只是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他會被情緒左右。
這是人的缺點,也是優點。
而此刻的冷靜更不是意味著妥協,而是更大的決意在這時被做出。
想到這里的李丹青心頭決意如鐵,他正要說些什么,可就在這時宮門外忽然傳來一陣嘈雜之音,一位太監急匆匆的跑了過來,朝著眾人吼道:“不好了!有大軍闖入皇城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