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權要在登基大典上審問李丹青的消息很快便在武陽城傳開了。
這個消息可謂石破天驚,武陽城中的百姓們這幾日大抵都在談論這件事情。
一位皇帝被旁人在宮中刺殺,這樣的事情放在以往那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那位李世子倒是一如既往的可以做出些出人預料的事情,并且,這一件比一件讓人措不及防,讓人難以想象。
眾人也都在談論為什么李丹青會有這么大的膽子,敢在神御宮中刺殺武陽的皇帝。
而他為什么這么做?
是因為生性頑劣,所以一時興起?
還是蓄謀已久,積怨過深?
其中種種在坊間可謂是眾說紛紜,但無論哪個人說得再言之鑿鑿,也依然難以做出定論。
而事情的真相,越是撲所迷離,便越是容易激發好事者的好奇心。
于是乎,當這個消息傳開之后,武陽城近乎沸騰。
……
登基大典,在第二日如期舉行。
典禮場面宏大,以神御門為始,連接內城與外臣的御前街,足足十三里的長街兩側站滿了甲胄鮮亮的甲士,他們在兩側一字排開,手握長槍,腰跨大刀,頭束紅纓,甚是威武。
而街道兩側站滿了前來觀禮的百姓,這一天的武陽城除了這條御前街,可為是萬人空巷。
姬權的龍輦鑲金戴玉,儀仗前開路的甲士身騎雄壯白馬,足足百人之重,每一只都生得高大威猛,且步調一致,幾乎費毫不差。
身后跟著的宦官宮女,數量更是達千人之多,更不提前來觀禮的文武百官。
這樣的場面可是難得見上一次,畢竟皇權更迭本就不算頻繁,加上上一次,姬齊得天子位時,因為得位多少有些不正,且繼位之后就要忙著對付南疆叛軍,故而根本未有舉行如此浩大的典禮,只是簡單的走了個過場。
此番,對于大多數百姓而言,這樣的盛景當真是算得開天辟地以來的頭一遭。
坐在龍攆上的姬權此刻可謂春風得意,他微笑著看著周圍的百姓,心安理得的享受著他們的恍惚,為了這一刻他等了太久。
他瞇著眼睛看向隊伍前方的姬斐,眉頭微挑。
今日出行游街時,他特意安排讓姬斐走在隊伍的前方,為他執劍。
武陽尚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