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妃又問道。
李丹青應道:“戰報是今日早晨送入武陽城的,就是遞送戰報的人車馬再快,武陽城距離龍武關也有足足數千里的距離,也就是說,這份戰報上所書寫的內容,很有可能已經是兩日之前的事情了。”
“如果兩日前,龍武關被破,依照著遼人的進軍速度,此刻最西陲的西州郡恐怕已經落入了遼人的手里……”
之前相封殿中的眾人都忙著爭執不休,此刻聽聞李丹青的話,方才想到這一茬,一時間眾人的臉色愈發的難看。
“嗯。”姬師妃重重的點了點頭,言道:“這樣的情況我也有料到,如今的形勢確實極為嚴峻,那以李世子看來,接下來我們應該如何做呢?”
李丹青倒是并不回應對方的問題,反問道:“那長公主與諸位大臣覺得該如何做呢?”
這一次,沒有等到姬師妃回應,一旁的便有官員開始言道。
“龍武關被破,我武陽社稷危在旦夕,臣以為此刻應當遷都,固守后方,以保證社稷存留,再某圖反攻之事。”
“我武陽疆域遼闊,那蠻子們雖然兵甲正盛,但如果敢孤軍深入,我們便有機會將之分而擊破。”
李丹青聞言側頭看向那位官員,是個三十出頭的男人,李丹青依稀記得他的名諱,好似叫什么東方正。
是圭玉府下的一位官員。
李丹青笑了笑,追問道:“那東方先生以為若是遷都,當牽往何處?”
“自然是南疆,南疆有赤龍軍駐防,正好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將之抽調過來護衛京師,到時候無論是抵御來犯的遼人,還是借機反攻,我們的手中都有可用之兵,同時,南疆的土地肥沃,糧草充足……”那東方正如此言道。
南疆是姬斐的大本營,遷都南疆自然是他們愿意看到的事情,畢竟一旦王庭正統到了那處,那這王位歸宿,便不再有任何懸念。
“南疆?”而還不待李丹青給予回應,一位老人便從人群中邁步而出,那老人穿著一身黑衣,像是百夷府的制式官袍,他冷笑一聲言道:“南疆士族林立,朝廷的政令素來難以調動南疆眾屬,若是社稷南遷,豈不是羊入虎口?”
“東方大人莫不是想要再來演上一番二十年前的藩王之亂?”
“我看遷都東境才是明智的選擇,東境有白龍山與東華山兩座圣山護佑,可保我武陽社稷萬無一失!”
這出言的二人當然不是朝中位高權重之人,只是雙方黨羽下的嘍啰,但他們能在這時發聲顯然是得了上面人的授意,這番話也表明了兩支黨羽的心思。
一個想著南遷,一個想著東遷。
嘴里說著的全是江山社稷,心里想著的卻全是自己的得失。
而雙方也在這時開始了新一輪的爭執。
姬師妃聽得臉色發寒,眸中的光芒陰冷,雙手也在那時死死握緊。
李丹青倒是面色如常,只是笑呵呵的看著爭執不休的雙方。
就這樣足足半個時辰過去,眾人的爭執方才停下了些許,但卻依然沒有結論。
“諸位,可否聽在下說上兩句。”李丹青見時機成熟,在這時出言打斷了眾人的話。
眾人紛紛轉目看向李丹青。
李丹青雖然如今沒有實權,那三十萬兵馬也尚且未有被他統御,但畢竟有抵擋四十萬幽云大軍的威望在,雙方僵持不下,自然是需要尋到能夠打破這僵局的幫手。
李丹青不僅有著威望,同時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著姬師妃的意志。
故而眾人在那時可謂給足了李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丹青面子,紛紛沉默下來,盯著李丹青。
李丹青咧嘴一笑,目光在這時掃過眾人,旋即說道:“諸位滿口江山社稷,敢問諸位,你們可知道何為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