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在他們心中,此刻得了姬師妃支持的李丹青,只有這二人可以出言爭辯。
但出乎他們預料的是,這兩位朝堂重臣卻在這時紛紛極為默契的選擇了沉默。
這倒并非這兩只老狐貍被李丹青這番做派所唬住,實際上是他們想得更加的深遠罷了。
李丹青的一系列舉動,無非就是想要展現自己決心與態度。
而他的態度便意味著姬師妃的態度。
出言反駁,甚至以同樣強硬的態度回應李丹青,對于他們來說自然不是什么難事。
李丹青敢殺一個東方正,但卻決計沒有膽子對他們動手。
就算有,他們也有自己自保的法門。
對于他們而言,在這時選擇沉默的原因無非一點而已——
他們固然不愿意在這個時候與遼人硬碰硬,因為這樣做會給本就撲所迷離的形式帶來不可預料的變化。
畢竟大戰就意味著要出兵出錢,而這些都是他們用來對抗彼此的資本,若是在這個過程中,對方的損耗低于自己,那對于他們而言,這就是不可接受的結果。更何況遼人兇猛,單靠他們自己手上的兵馬并沒有十足的把握對抗,而在這個配合的過程中,若是對方有心算計,那結果更是難以想象。
但此刻李丹青既然發了話,他們知道即使壓下了李丹青,爭執下去,雙方也不會有一個好的結果,如此倒不如讓李丹青去做這個出頭鳥,至于后面的事情怎么解決,那就先看看李丹青能做到什么程度再說。
兩個不對付的老狐貍,在這時倒是表現出了出乎預料的默契。
“世子與長公主既然心意已決,那老臣也不好多言,只是想要問上一句,世子準備拿什么去對付那來勢洶洶,且數量不明的遼人呢?”項略文在這時問道。
聽聞這話的李丹青眉頭一皺,聞出了他的言外之意。
他沉下了目光,直直的看著眼前的老人,眸中的光芒漸漸陰冷了下來。
臺上的姬師妃,倒是并未理解這項略文話里話外的意思,只是急著為李丹青站臺,在那時說道:“之前從南疆調來的二十萬赤龍軍,與王都中抽調的十萬青龍軍……”
“長公主!”姬師妃的話剛剛出口,就被一旁的陸沉戟出言打斷。
“之前抽調的兵馬,乃是為了策應白狼軍,可如今白狼軍已經盡數戰敗,這三十萬兵馬無論是裝備還是數量都遠比不上白狼軍的規模,更何況從龍武關到武陽城,四郡之地已無天險可守,單憑這些兵馬,我以為根本無法抗衡遼人。”
“并且龍武關被破,
(本章未完,請翻頁)
武陽各地也都需要軍力自衛,南疆是重鎮,武陽糧產半數出于南疆,此番富饒之地斷不可落入遼人之手,故臣以為,這二十萬赤龍軍得抽調回南疆駐防。”
陸沉戟面不改色的說罷,而聽聞這話的姬師妃也回過了味來,她的臉色驟然難看,而還不待她徹底消化下陸沉戟的這番話,一旁的項略文又上前言道:“龍武關失守,長公主又執意不肯遷都,四大禁軍自然得護衛京師,斷然不可能出城迎敵。”
二人一唱一和,顯然是想要告訴李丹青與姬師妃,你們想一意孤行當然沒問題,但要做什么,都得靠你們自己的本事。
姬師妃的臉色變得極為難看,她陰郁的眸中寒光涌動,一只手死死的握住了大椅的扶手,指節隱隱發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