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看便不是善茬。
公孫止心頭一凜,一只手已然握在了刀柄之上,準備隨時出手保護李丹青。
“在下奎淵山,方厚土!”而這時那男人已經走到了李丹青的跟前,朝著李丹青拱手言道。
他的聲音洪亮,宛如悶雷在耳畔作響。
奎淵山,是位于武陽朝南疆的圣山,圣山的功法與陽山類似,注重鍛體之法,只是相比于陽山的龍象混元,奎淵山的功法更加極端。
總之作為圣山,奎淵山在整個武陽朝也算是如雷貫耳的存在。
聽聞這個名諱,方才還極為警覺的公孫止也不免臉色一變,眉宇間的警惕之色散去不少,反倒多出幾分困惑。
“幸會。”李丹青聞言,朝著對方還禮,旋即問道:“不知兄臺與諸位好漢,來這文坊鎮所謂何事?”
“此地與陸屋郡接壤,我大軍準備在此地安營扎寨,不日便會與遼人大戰,諸位若是沒有要事,還是早日離開得好,免得戰端一起,傷及無辜。”
李丹青不動聲色的言道,而這話一出口,眼前的莽漢頓時面露不悅之色。
“世子可別瞧不起人,我們這萬來號人,來這里,可就沒想著要活著出去!”方厚土在這時怒聲道。
“這是何意啊?”李丹青又問道。
“我們聽聞世子要對付遼人,而這文坊鎮又是與陸屋郡接壤的第一道防線,便不約而同的趕往這處,為的就是投入世子麾下,供世子驅使,與遼人決一死戰!”方厚土如此說道。
而他身后站著的眾人也紛紛高聲應道:“愿與世子同袍!”
這話出口,李丹青身旁的公孫止頓時臉色一喜。
他粗略的看了一眼這群自主聚集在文坊鎮外的江湖人士,修為大都不俗,這站在隊伍前方的幾人甚至都是神河境的強者,有他們加入,對于大軍而言,無異是一大助力。
但李丹青聞言臉上卻并無多少驚喜之色,反倒的平靜的再言道:“諸位的心意在下領了,但還是請諸位回去吧。”
李丹青的回答既出乎在場那群江湖游俠的預料,也出乎了身旁的公孫止的預料。
畢竟遼人勢大,他們雖然集結了四十萬大軍,可這軍隊的數量依然比不過遼人的八十萬大軍。
更何況,遼人于此之前,可是將四十萬白狼軍斬于麾下,眾人雖然無人愿意提及此事,但誰都明白,與四十萬白狼軍比起來,他們這東拼西湊起來的幾十萬人,根本無法與之相比。
對于如今的大軍而言,任何的助力都是應該,也值得被吸納的。
故而此刻李丹青的態度,方才讓眾人難以理解。
(本章未完,請翻頁)
方厚土也是一愣,旋即問道:“世子這是何意?”
李丹青卻瞇起了眼睛,看向對方道:“行軍打仗靠的是紀律嚴明,講究的是令行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