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毫無疑問,眼前這家伙會
(本章未完,請翻頁)
是一個可怕的對手,而更可怕的是,在李丹青即將面對的諸多對手中,他還算不上是最可怕的那一個……
李丹青沉下了目光盯著對方,問道:“所以,完顏族長裝神弄鬼,搞出這么大的陣仗,不會只是為了與我認識認識吧?”
眼前的遼人士卒嘴角的笑意綻開,他笑得越是燦爛,這場面就莫名越是叫李丹青心底發寒。
“雖然這確實是我最重要的目的,但也確實不是全部。”那遼人士卒這樣言道。
“相比于見面,我倒是更想給世子殿下一個不錯的提議。”
李丹青聞言,眉頭一挑,雙手抱負在胸前,饒有興致的言道:“說說看。”
“武陽朝發生的事情,我們也聽過不少,李將軍當年可是讓我們大遼國的眼中釘,肉中刺,我們本想著等到李牧林死后,或許大遼國才有機會再次奪回這武陽朝肥沃的土地,但我們怎么也沒有想到,武陽朝竟然能干出這自毀長城的事情。”
“這樣昏庸的朝廷,世子殿下難道就沒有想過,它到底值不值你為他效命嗎?”
李丹青聽到這里,大抵也猜出了對方化外的意思,他挑了挑眉頭言道:“所以,你是來勸降的?”
“勸降?”遼人士卒笑了笑:“這樣的說法可不妥當,我認為,我是帶來足夠的誠意,尋找世子合作的。”
“怎么個合作法呢?”李丹青再問道。
“當初世子在應水郡時,那般惡劣的情況,就連武陽朝廷都拋棄了世子,可世子依然選擇留在了那里,帶著手里幾萬號人與幽云的四十萬大軍叫板,此番我大遼出兵亦是如此,是世子在朝堂上力排眾議,領兵出城,就連那武陽城外的百萬難民也是世子想辦法救助的。”
“我以為世子的內心其實是憂國憂民,是裝著大義的。”那遼人士卒這樣說道,空洞的雙眸中在某一瞬間似乎有光芒亮起,就好似將李丹青從里自外看得透徹一般。
“可是這樣的武陽朝廷,且不說世子沒有可能能戰勝我們大遼國,而就算世子真的贏了,這武陽朝廷的昏庸與腐敗早已被寫入了他們的骨子里,世子得不來你想要的盛世。”
“與其這樣不如世子與我們合作,只要你能拿下武陽城,這武陽天下以西境四郡之地為界,從此以后,四郡之地歸我大遼,四郡之外大片肥沃的土地,就由世子來管理,世子是武陽的新王,我大遼國也愿意與這樣的明主互通有無,永世修好,不動兵戈,與民休息,天下太平。”
“世子覺得,何如?”
遼人士卒的這番話出口,李丹青還未做出回應,他身旁的公孫止便是心頭一跳。
他也算是在武陽朝廷里摸爬滾打的許多年,雖然從來未有進入武陽朝廷的權利中心,但已經是很接近那個層次的一小撮人。
他當然聽聞過關于李牧林的死的種種疑云。
這在武陽朝中,幾乎已經是一個不能說,但卻被認定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