弩箭上弦,如暴雨傾瀉,飛射而出,越來越多的遼人甲士在這狂風驟雨般的攻勢下成片成片的倒下。
這理應算得上是極為豐厚的戰果,但李丹青的眉頭卻在這時緊皺。
他不明白,遼人到底是得了失心瘋,還是真的已經自亂陣腳到了這般地步。
人群近乎是被屠戮一般的倒下,沒有半點反抗,他們只是一股腦的沖向那神臺。
就好像只要進入了那神臺之中,他們就有活下去的希望一般。
李丹青難以明白這樣的邏輯,他覺得這背后有可能藏著古怪,但難以在短時間內去想明白這其中就里。
但總歸,殺死這些遼人,對于他們而言理應是一件正確的事,無論遼人的計劃是什么,這些遼軍對于他們而言都應該是極為重要的力量,削弱他們,便等于削弱遼人可能存在的陰謀詭計。
這樣的場面平心而論確實有些殘忍。
但李丹青卻沒有半點心軟的打算。
他知道,這個時候的心軟,對于跟著自己一路走到這里的武陽甲士而言,就是不負責任。
一個多時辰之后,這場屠殺終于落下了帷幕。
兇陰山殿,神臺之上,堆積滿了遼人士卒的尸首,數量龐大,幾乎已經累成了小山。血腥味彌漫,讓人作嘔。
李丹青初莫的估算了一番,單單就是這一個時辰的光景中死在他們箭雨之下的遼人,便有上萬之數。
“世子……他們這是要?”公孫止在這時上前問道。
若說一開始他還沒有嗅出其中古怪,可當遼人死傷不斷加劇之后,公孫止也漸漸看了出來,這些遼人,似乎就是在送死。
他亦難以理解這其中的邏輯。
“不知道遼人在打什么算盤,總之一切小心為上。”
李丹青沉聲言道,這時武陽的大軍已經在莽窟的指揮下走上了前去,開始清理遼人的尸首,而勝于剩余的遼人早已龜縮入了神
(本章未完,請翻頁)
臺之中,李丹青害怕遼人有什么后手,故而并沒有讓人眾人在第一時間發起攻勢。
待到神臺前數以萬計的遼人尸首被清理完畢,李丹青方才帶著大軍走到了神臺前。
他看向身旁的劉自在,劉自在瞬間意會,在這時點了點頭走上前去,朝著神臺中大聲吼道:“里面的遼蠻子聽著,我武陽大軍已經包圍你們的神臺了,你們的少將軍山羽同澗已經伏誅,現在你們就是甕中之鱉,現在退出神臺,誠心城府者,可留得一條性命!否則,就與神臺一同埋葬在這兇陰山巔吧。”
兵不厭詐,為了盡可能的摧毀這些遼人的心理防線,劉自在故意言說,遼軍主力已經戰敗。
這樣的謊言在尋常時候,當然會讓人嗤之以鼻,畢竟青狼部的主力足足十余萬人,幾乎是如今武陽大軍的兩倍有余,戰力與裝備都強于武陽大軍,想要擊潰他們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觀方才遼人的表現,顯然已經失了軍心,此刻這樣在往日不攻自破的謊言,在這時卻可以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