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塤,木琴,竹簫,掛鐘,號角,石罄,銅鑼,風鈴......
一場祭祀大樂。
在諸多老匠人的配合之下。
被盡情演奏了出來。
而這個時候。
看著那祭祀圓臺之上。
主持著大典的陳婆婆。
黃老叔有些感慨著說道。
“可惜了。”
“老陳家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大嶺村的祝祭傳承人。”
“三代單傳也就算了,如今卻是只剩下陳婆和小靈兒了。”
“真是......誒......”
對于大嶺村人來說,陳婆婆的身份,在野醫生什么的,都只是小意思。
用比較特殊的話來說。
什么神婆啊,祝祭啊,哦,也就是主祭。
這才是陳家一直以來的身份。
每逢節氣大日,需要開啟祭祀的時候,都會用到陳家人。
只不過。
在云隱觀一脈,落地龍首山之后。
大嶺村這邊,祭祀相關的事務,便有了變化。
日常的普通祭祀,還是陳家人來。
然而。
每年一次的大祭,也就是大嶺村人十分重視,甚至到了虔誠信仰階段的‘桃靈之節’。
主持祭祀的人,便變成了道士。
也就是云隱觀的觀主。
咳咳。
其實也就是林云的師父清風道長。
嗯,因為當初剛剛融入大嶺村的關系,林云的師祖,其實并沒有主持過桃靈節。
而如今。
想來不差的話。
十天后,八月十五日的又一度桃靈節,主持之人,便會是林云這個云隱觀新觀主了。
......
言歸正傳。
看著黃老叔那欲言又止的模樣。
林云也是才想到了其中的含義。
想來。
黃老叔是想到了陳家目前的情況。
陳婆婆和陳靈兒,相依為命。
這久古的傳承,也不知傳下了多少。
陳婆婆眼看著年紀大了。
而陳靈兒那邊,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又是否會愿意繼續干這祭祀的活兒呢?
會不會和那些年輕孩子們一樣,跑到了大城市里,就不愿意回來了呢?
畢竟,大嶺村這種‘山卡卡’,可留不住人啊。
......
當然。
這是‘不知全情’的黃老叔的想法和擔憂。
嗯。
對此。
林云也沒有什么辦法。
不過,車到山前必有路,時間還早,想真么多作甚。
而這個時候。
就在黃老叔和林云的閑聊之際。
那邊的祭祀大典,也是來到了高潮時刻。
......
在陳婆婆的主持之下。
整個祭祀大典。
已經是先后經過了祭祀禮樂,經文吟誦,三靈禮拜。
而下一個階段。
便是最重要的‘祭靈’了。
這個時候。
黃老叔在和林云打過一聲招呼之下,也是徑直離開,奔向了側面。
接下來。
是需要黃老叔參與的環節。
可不能繼續待在林云這邊了。
很快。
在林云的靜靜觀看之下。
一個隊伍,出現了。
一馬當先的正是黃老叔。
雙手勁力之下,抬著一方祭祀銅盤。
而在銅盤之上,正盛放著一個煮熟的‘壽形’豬頭。
在黃老叔身后。
緊跟著的人們,手上也是奉著各種各樣的瓜果祭品。
雞鴨魚肉。
瓜果蔬菜。
盛放著酒水的壇子。
一些造型別致的木質器物。
......
很快。
在陳婆婆的主持指揮之下。
祭祀之樂,相繼響起。
而在場的所有人,則是紛紛動了起來。
陳婆婆領頭,兩個助手隨身。
身后便是黃老叔領頭的祭品隊伍,隨后便是其他的大嶺村人。
就這樣。
一支長隊,浩浩蕩蕩地便朝著大嶺村的東南角行去。
那里。
正是千古桃樹。
被大嶺村人尊之為信仰的‘桃靈’的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