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博導以培養博士生般嚴謹到近乎苛責的要求族人落實自己的命令,各種深耕距離,田間管理,日夜值班驅趕鳥獸一刻不能馬虎。生為博士生導師,他的領導教育技能毫無疑問是5星級的,雖然族人不理解,但是也必須在執行中理解,然后在理解中執行。
在播種后的農閑期間,博導用石塊堆積出一個簡易石窯,挖掘河泥燒制陶器為貯備糧食以及改善飲食衛生做準備了。有了陶器鍋爐以后,煉銅煉鹽也可以進行。
而在黃河流域,最有名的內陸鹽產地就是山西運城,附近山中還有銅礦,傳說是蚩尤九黎族的主城。但是很無奈,博導只有五年寶貴的發展時間,以史前的交通條件根本就沒時間專門去找礦,那么只有一個非常落后的辦法,從就近的石頭中提取鹽。也就是燒陶器的時候,順便燒一堆夾雜著紅紫黃各種顏色的碎石,這就是含有巖鹽成分的石頭。中國巖鹽分布非常廣泛豐富。
不需要燒的太久,不然其他的成分就燒成石灰了,然后就把燒的滾燙的碎石放進煮水的瓦罐里,這里面煮出來的水就是有那么一點鹽味的鹵水了。然后就把這鹵水倒進另外一個罐子里接著煮,這就相當于一次提純了。
總之,就是不斷的加料煮濃第二罐子里的鹵水了,這就夠了,沒必要完全煮干提煉出鹽晶。雖然有怪味,但這是富含各種鈣啊,鎂啊,鐵啊等等人體微量元素的“寶水”,只要在肉湯里加一勺味道立刻飛躍。實際上名為“石鍋魚”的美食就是這么一種原理。
至此,博導受到了部族神一樣的崇拜,而這鹵水也成了部落的無上之寶!
如果說這點成果就被奉若神明,那么后邊完全就是穿越者的超神之路了。
有了瓦罐,博導開始糾正族人的拉撒習慣了,也就是必須學會使用“馬桶”囤肥。
然后秋天到了,地里的野麥豐收了!博導都燒制了幾百個瓦罐都裝不下這些麥子。
族人們歡呼一片,但是博導確非常不滿足。因為這都是從野麥的種子里培植出來的第一代人工麥,是只求數量不顧質量的。只要經過自己嚴格的下一輪種子篩選,明年的豐收程度一定會遠遠超乎預期。
但問題也來了,部落人力不夠。修城墻,挖護城河壕溝也是大工程,尤其是在工具落后的史前時代更是需要龐大的人力。
那么,身為穿越者當然應該干點穿越者的事情了,那就是騎著馴養好的十只少年猛犸象收編威懾周邊的部落。
當然,如果是消滅對方那就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收編對方確很難!因為,語言不通!沒錯,雖然穿越者有系統自帶的語言修正,但這僅限于本部落啊,對其他部落行不通啊!
不過博導終究是精通兩門外語并有一定繪圖功底的五星人才,語言不通不等于無法交流,史前時代不是有很多壁畫敘事么?這就說明無論是史前人類還是現代幼兒,連環畫乃至象形文字才是最有效的交流手段。
同時博導已經意識到了,在史前時代,神是通用的信仰,要想收復對方就必須顯示自己是神。
所以博導騎的大象竹樓上,那就是懸掛各種閃光陶瓷,外掛各種花朵象牙,外加自己做了一個喇叭擴音話筒,一開口說話,身邊的族人戰士全部嘩啦啦下跪磕頭——這裝逼陣仗已經是史前條件的極致了。雖然博導是一名農業科學工作者,這種裝神迷信的事情也不想,但就是說不出的酸爽,并且難以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