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官員驚異道:“這不是鎮國國器嗎?”
王強奇道:“咦?你們識貨?”
那最大官感慨道:“本官也是多次入宮面圣的,這國器也是多次在大殿外見到。本朝每次遷都,這國器都是重中之重一路搬遷走的。”
蘇蘇訝道:“但這是從對面的韓棒那里繳獲而來的仿制品啊,這韓棒是如何仿制的?”
眾官一片茫然面面相覷:“難不成是韓棒的細作收買了宮人,或是收買了鑄造的工匠?”
王強與蘇蘇甘寧一行人也是面面相覷。不用說,以宋朝的**,尤其還是發生戰亂的期間,遇到對方的穿越者有備而來,發生什么都不足為奇。但是蘇蘇目光閃動,以王強對她尿性的熟悉,那多半是要來一波騷操作了!
蘇蘇便開口了:“別的不說了,以這黃鶴樓當前的形態,我們可能至少要36個九鼎,我們有18個,你們想辦法以最快的時間鑄造18個就行了,當然,越多越好。好像大冶銅礦還在我朝手中吧,這沒問題吧?”
一名大官急忙問身邊另一名官員:“大冶是魏大人的防區,魏大人覺得如何?”
那官員急道:“這位真人,這大鼎做工精細體型龐大,光是做鑄銅的模子可能就要一個月,集合江南之工匠人力,這18個鼎下來最快可能要三個月!不知三個月夠用么?”
三個月!?
即便是王強這種對古代生產力近乎白癡的現代人,即便這里的世界和現實世界的時間是15:1,也無法容忍三個月的時間啊!三個月能發生太多的調動了,沒準打秭歸的先機主動全喪失了。
蘇蘇淡淡道:“三個月絕對會誤事,但是你們能盡力就盡力,即便是仿制品也是有用的。”
雖然是這樣說,但眾官員面有難色。不用說,這是一個費錢費力的事情,尤其是戰爭期間更是不太可能抽出這么多人搞事。
蘇蘇又開口了:“這樣吧,你們繼續在這里準備,我們順江而下去杭州面見當朝皇帝,勸他把這真品借來一用,這樣可以么?”
眾官員大驚:“這可是鎮國神器啊,從來都不離皇宮的啊,怎么可能借?”
甘寧冷笑道:“等對方打過江了,諸公第一個首當其沖,你們還考慮皇帝的事情?”
那大官眉頭一皺,立刻有了辦法:“吳王可是有孟將軍的令牌?賈太師發跡前正是孟將軍推薦,一見這令牌必定如見恩師,你們有事可先與賈太師商量,本官也立刻寫一篇陳情表!本官還可以先派快馬先行入京通知賈太師。”
我勒個去,這孟珙居然推薦了個賈似道?這?難不成賈似道有真才實學?只是不會打仗?
蘇蘇呵呵一笑:“可以!”
王強立刻就從蘇蘇的熟悉笑聲中聽出了味道,以這賈似道的尿性,怕真的能大做文章啊?莫非蘇蘇的意思是想把真品的鎮國神器黑掉?我擦,哥也是這樣想的啊!
很快,大官員寫好了一篇公文,眾官員紛紛掏出印信蓋章。不得不說,這真是宋朝特色啊,官多!一件事要一群官都同意了可能才算生效吧。
然后嘛,這九個大鼎就留在這里讓他們當樣品,并且用布匹遮好,嚴防死守。
然后嘛,就是王強一行直接下山直奔碼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