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底是誰?
這是她每天都在思考的問題。
那是一處破舊草屋,唯有上雨旁風,無所蓋障八字可以形容。
而在殘缺門檻上,坐著一位身著麻衣布裙的少女,約莫著只有十歲左右,但她生的卻很是秀美,清澈明亮的瞳孔,彎彎的柳眉,略微彎曲的睫毛輕輕顫動著,白皙無暇多的皮膚透出淡淡粉紅,略薄的雙唇如同玫瑰花瓣嬌嫩欲滴。
然而她那秀氣的雙眼,此時卻透著一股迷茫的眼神,那是一種迷惘空洞,沒有絲毫感**彩的眼神。
每當村子里有人路過此處,都會對其指指點點,不缺乏對其惋惜的,多好的青春年華,卻天生沒有五感。
五感即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這些身為人最基本的五感,卻被無情的剝奪了,終生如同處于無盡的深淵夢魘。
有人說這女娃定是上輩子惹怒了天神,才會得此懲罰,忍受剝離五感之苦。
還有人說她可能是天降禍星,妖魔轉世,因自她出生后,村子里數月未雨,河水干涸,莊稼顆粒無收,不知多少人被活活餓死。
大約七年前,村子里來了一群道士,自稱天主教,言自己是仙人,能夠解決村落干旱之災,蠱惑村民集資為其修建雍華道觀,并與干涸河岸前設立祭壇。
每逢七月初三,道士便于祭壇做法,設立幡旗,手持木劍,形態裝扮怪異,嘴中念念有詞,只見手中木劍朝天一指,天穹忽做狂風,黑云壓城,滂沱大雨傾瀉而下。
村民紛紛朝其跪拜,高聲呼喊著,無不流露崇拜信服之情。
好景不長,那群道士宣稱此處由于是被妖魔盤踞,其妖氣干擾此處天地命脈,故需以少女血肉獻祭妖魔,才可換取村落數年安寧,否則妖魔震怒,村落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村民對此深信不疑,起初則是誘騙外村少女,作為獻祭給妖魔的祭品,怎奈時間一長,傳出此村妖魔盤踞,擇人而噬的傳聞,導致再無外人敢踏足此地。
次年干旱再起,望著天災降臨的村落,村長竟狠下心來,要求每年各家都需貢獻出一名童女獻祭妖魔,起初村民皆是不愿,可當村長以身作則,將自己唯一的孫女獻祭后,村民們竟紛紛響應,皆是將自家的女兒、孫女貢獻出來。
道士美名其曰稱之為妖魔獻祭,換取村落安寧,拯救百人性命,這種大義凜然之舉動,足以感動上天,位列仙班得道成仙。
到最后,甚至蠱惑村民要感恩妖魔,為其后代爭取到位列仙班的機會,甚至要尊稱妖魔為妖神。
就這樣,每年向妖神獻祭子女已成常態,甚至每年獻祭人數都在遞增。
今年又逢七月初三,身為村內唯一不信妖邪的落逸風,自然不會做出將自己子女獻祭給所謂妖神的荒唐舉動。
他只有一女,名為落云裳,今年已有十歲,生的亭亭玉立,如此青春年華,可卻看不到、摸不到、聽不到、聞不到,甚至連觸摸的感覺有感受不到。
他無法想象自己的女兒,每天要經歷著什么,因此他對這個女兒百般疼愛。
這天,他并未像往常一樣外出干活,而是將落云裳藏進草屋的一處地下道內,這是他特地挖的,用來藏匿落云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