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史則記錄下來,吳王又把會遇到的問題大概的說了一遍,三人討論起來。
正討論的起勁,小桃進來說已經末時了,膳房把飯菜都熱了三遍了,再重要的事也該吃飽了再討論。
小桃不說還好,一說紀凌煙也覺得餓了,又想到吳王在此,便客氣的說道“若是王爺不嫌棄,便在我府里用膳吧”
吳王點點頭說“好,這下還可以省出不少時間”
第二日,劉伯庸和吳王府的長史高一德負責采買相關東西
吳王府沒有內醫,便把醫治病患這件事交給了齊王府的朱內醫,吳王請來兩名大夫幫忙。
與此同時,紀凌煙與吳王也來到安喜門外,挑了個開闊的地方
讓府里的府兵大概的搭了草棚,又在不遠處挖了兩處深坑用來當廁所,邊上撒了白灰。
一切安置妥當,當天下午便去了上東門,吳王說紀凌煙懷有身孕不便出現在災民當中便讓她去了城樓等著。
戶部在此派了一個七品的小官員,這人見吳王來了,趕緊跑來請了安
聽聞吳王要把這些災民挪到安喜門外,便走到災民當中,大聲的說著此事。
災民對此無動于衷,畢竟人都快死了,死在哪兒有什么不一樣。
吳王見只有三三兩兩的災民開始收拾東西,更多的災民是躺在地上,神情木訥的看著他
便郎聲道“這里已經被感染了時役,大家再繼續待在這里,所有人都會丟了性命。
安喜門那里,本王與齊王妃已經派了一名宮里的內醫和兩名大夫,又搭了草棚,每日仍會給大家施粥”
眾人聽到這里,神色方活泛了許多,畢竟能活著誰想死去。
于是開始起身叩謝吳王,后開始匆匆的收拾了自己的東西,無非就是一些破舊的被褥和衣服。
府兵們在一旁維持秩序,災民們相互攙扶著往安喜門那里走去,年老病重者又都上了長史們雇來的貨車。
“我們王爺說煩請齊王妃前往安喜門安頓災民”紀凌煙見災民們都陸續離開了,便下了城樓
上東門這邊還有許多的后續工作,剛到城門口,吳王府的長史高一德便過來行禮說道。
“我身懷六甲不方便往災民里面去,就請吳王殿下受累吧”紀凌煙搖搖頭說道。
高一德往吳王那邊去了,走到吳王旁邊低聲說了一句,吳王看紀凌煙是真的不跟他爭
便行了一禮,跟著災民往安喜門去了。
紀凌煙先是讓人在上東門這里統統灑上了一遍白灰
又把那些無人收斂的尸體統統拉到提前挖好的深坑里灑上白灰掩埋。
原本這些尸體依紀凌煙的意思是都燒了,只是吳王和劉長史都說這樣于禮不合,
為防以后有人拿此事說項,還是掩埋的好。
災民們留下的這些沒用的破舊衣服、被褥和原先搭建的草棚,紀凌煙都讓人一把火燒了。
連同災民留下的嘔吐腹瀉物一起挖了深坑掩埋,最后又細細的灑了一遍石灰。
每日既要去洛河上游拉水,還要組織災民滅蚊滅蠅
一天兩頓的施粥,維護災民之間的秩序再加上處理上東門這些遺留的垃圾,齊王府和吳王府的人手明顯不夠。
光是處理上東門的這些垃圾就用了五天,當然紀凌煙是不用每日都處上東門看著的,自有王府里的人處理干凈。
安頓好災民后,紀凌煙去瞧了一眼,見吳王事事安排的妥貼周全,便不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