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離先生,為何不在請仙典儀上推廣璃月文字呢,底層人員不識字,你應該是知曉的。”
鐘離肯定知曉這個事實,不然也不會讓往生堂建立私塾。
鐘離聽聞李聞的話語,搖了搖頭,開口解釋道。
他曾經有做過,他編制出了有所有通用語文字的字典,但發放出去之后,卻是效果甚微。
能看懂的人,不需要,看不懂的人,也不需要。
各大富商都有教書先生,他們自有如何解釋文字的方法,字典只是提供了一個總和。
而貧窮人家,可就沒有那精神去啃這些難學的文字了,多數就是聽說書人講解一下。
兩者之間的差距,也形成了道鴻溝,富貴人家學字,貧窮人家學技術。
這樣的循環已經持續了數百年之久,即使是帝君,也很難扭轉人們心中的觀念。
其次,最關鍵的還是字典太過于古板,即使是最好的教書先生,其實也是一知半解,璃月用通用語文字中的生僻字頗多,難以教導。
李聞點了點頭,他確實有過這種感覺,要是幼兒時期,要他對著一本毫無圖片、故事的字典啃,那肯定是學不了多少東西。
要說有故事內含的,用于啟蒙的,那就非三大傳統蒙學莫屬了,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就是其中的含義,都無法對應上,有些勉強了,并不合適,只有百家姓可以。
而其他著作,李聞是一個都不知道,三百千要說小時候學過,而道德經這些,他是看都沒看過。
正經人誰看這些,腦海里是一點印象都沒有,又談何寫出來。
沒什么好辦法,李聞打算一個試下將百家姓寫出來,看下能不能有些作用吧。
以此作為啟發,璃月的讀書人也挺多的,應該也會有人寫出啟蒙讀物的。
李聞取了紙筆,有尋找烏魯人記憶的經歷,他在腦海中倒是能找出來那篇文章。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
內容也不多,五百字左右,一篇啟蒙讀物就誕生了。
鐘離接過一看,內心陷入了思索,這算是開放了他的思路。
“以朗朗上口的歌謠,先在人們心中有了個初步的印象,如同胡堂主的丘丘謠一般。”
“倒是可以將各種故事減縮成幾個字,以此傳出去。”
“確實不錯,可以在下次請仙典儀上推廣了。”
鐘離也有了想法,打算做出類似的文作了,到時逐月節的主題也可以定為這個,一文一武,更好合適。
而李聞這邊,倒是有了意外收獲,他第六顆命座,在寫出百家姓時,閃了一閃。
自從那次點亮命座之后,李聞的力量被歸納到命座中。
地脈之力、水雷元素力、螭龍之力、槍術虛影、月亮神性,各填滿了一個星辰。
但唯獨頂端那顆,沒有任何力量體現,李聞一直是摸不著頭腦的。
現在就有些明悟了,那是代表人的力量,天地人,地脈之力、月亮神性,那剩下的,估計就是信仰之力吧。
信仰啊,李聞腦海閃過螭的經歷,他對信仰不太感冒,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每個人心中的信仰總會有些不同,從魚人那邊就可以看出,它們認為的神,喜愛殺戮和血祭,造成了螭的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