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
董卓眼前一亮,越看李儒越順眼起來,隨即哈哈大笑。
“就依此計行事!”
一旁的賈詡微微皺眉,不知在想些什么。
蔡邕待在陳留郡本來倒也清閑,他也有些累了,不想再摻合到朝堂中的事去了。
然而,
一紙調派他入朝為官的詔書下來,卻再度打亂了他的生活。
“如今董卓掌大將軍一職,又調派爹爹入京,恐怕另有所圖啊。”
“他此番禍亂朝政,多半是擔心士人、儒生的口舌挑動其他世家貴族,萬萬不可赴約。”
蔡琰亦是才思敏捷,當即勸阻道。
“我又怎會不知那董卓的伎倆?”
“只是,琰兒啊。”
“你覺得我們還有選擇的余地么?”
蔡邕卻是苦笑著嘆了口氣。
詔書里的口吻沒有半點商量的余地,
“念及年歲,特令攜家眷入京。”
這一句是什么意思?
威脅,
明目張膽的威脅!
一家老小的命,都給綁在他身上了啊。
于是,
蔡邕只得帶著蔡琰以及其余家眷重新進入了洛陽。
“若是不過分的要求,便先順了那廝再說,爹爹切忌多言。”
在董卓宣蔡邕入朝的前一刻,蔡琰憂心忡忡,反復叮囑。
爹爹的性格她最清楚,若是遇到一些死規矩,恐怕死都不愿退讓。
蔡邕的頭上已經生出了許多白發,他看著蔡琰,嘆息一聲,點頭入了宮。
原本蔡邕想著,為了女兒忍辱負重一回也就罷了。
然而,
他還是低估了董卓的無恥。
董卓想讓他擬寫大量顛倒是非的文字,把他塑造成一位文謀武略,在大漢危難時力挽狂瀾的英雄形象,
并廣布天下,讓所有儒生熟知。
在這個信息流通不暢的年代里,以他的大儒身份,信的人絕對不少。
蔡邕怎愿做出這種欺瞞天下的事情來?
他終究還是拒絕了董卓的要求。
“愚蠢至極,給我打入死牢!”
董卓當即大怒。
蔡邕被打入死牢,蔡琰在院落門口翹首以盼,等待父親的歸來。
然而,
她沒有等到蔡邕,卻只等到了李儒以及一眾披堅執銳的士兵。
“你便是蔡中郎之女蔡琰?”
李儒掃視了一眼蔡邕的家眷,只一眼便落在了氣質脫俗,一襲素衣白裙的蔡琰身上。
“正是。”
蔡琰不敢怠慢,微微一禮。
“很好。”
“董大人正欲納一門妾室,據說你尚未婚嫁,你父親蔡邕已與董大將軍訂了婚約,”
“過幾日,將派人前來迎親,你且“好好”把握這一機會才是。”
李儒騎著高頭大馬,冷冷笑道,只一揮手,士兵便將一個木盒遞給了蔡琰。
打開一看,
里面卻是幾縷白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