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時候,有人給他介紹活干吧,他又嫌這嫌那的。”
“長此以往啊,現在平日里我們見到蘇誼都不是很待見。”
楊軒點點頭,眉眼一抬:“對了,蘇友孩子丟了,剛剛怎么沒見著蘇友的娘子?”
灰衣百姓回道:“西城外有一張家莊,以販賣布匹營生,需要心靈手巧之婦為其織布。”
“蘇友的娘子李琴不僅長得貌美,又有一手織布繡花的絕活,便被張家的夫人看中,招她在張家莊干活。”
“因張家莊常做善事,名聲好,布料也不錯,因此生意非常好。”
“生意好嘛,就需要織布趕工。”
“所以這李琴啊,一般需要在張家莊忙活三日才回來一日。”
楊軒笑道:“兄臺這住在東城外竟然對西城外的事這般清楚,端是厲害!”
“嗨!”灰衣百姓笑著搖頭,“我家娘子正好也在張家做事罷了,只是不是織布,是幫那些婦人煮米燒菜。”
聞言,楊軒微微點頭。
“公子,說起這李琴,就不得不說幾年前的一樁趣事。”
“李家要嫁女,這李琴生得貌美,又心靈手巧,當時上門提親的人不少。”
“可是,這李琴最后偏偏選擇了沒有上門提親的蘇友。”
“李琴說,找男人當找蘇友,斷臂而不氣餒,艱苦而不放棄,這份堅強,成家后定有擔當。”
“果不其然,蘇友和李琴成婚后,更加努力了,為了讓自己能配得上李琴,這蘇友一人干三人的活,從不喊累,所得的工錢全交給李琴,自己不拿一分。”
“這蘇友說啊,本以為這輩子沒有成婚的機會,但不曾想有一天會有仙女下凡來看上他這一個殘缺之人。”
“若不珍惜,該天打雷劈。”
楊軒有些動容,佩服地點頭:“蘇友身殘志不缺,用行動證明了他的話,倒是配得上這李琴。”
“李琴不以外在看人而看心,這李琴定也是心善之人。”
灰衣百姓笑道:“公子厲害,一語中的。這夫妻二人之事一直成為我們口中的一段佳話。”
正在這時,一道略微不滿的聲音傳來。
“你還在這吃?工頭都讓我來催你了!”
灰衣百姓一愣,扭頭一看,面色微喜:“娘子,你今天怎么回來了?”
一名布衣女子莞爾道:“我今日休沐,天亮時夫人帶兒女在縣城周邊秋游,夫人心善,讓我搭上馬車帶了我一程。”
灰衣百姓笑道:“那娘子你回家好生休息,晚上我做完工買只雞好好犒勞犒勞娘子你,在外辛苦了。”
“就你會說。”這布衣女子嫣然笑道。
楊軒笑看這一幕,該打聽的也打聽到了,于是他起身離去。
灰衣百姓見桌上好些吃食都沒吃完,這公子就走了,不由搖搖頭。
這時,這布衣女子將手中包袱打開,笑吟吟道:“相公,你看這是什么?”
“布匹?哪來的?”
“是李琴姐送我的。”
“誒!蘇家本就過得艱苦,幾乎全靠李琴一人養一家四口,你怎么就隨便收人家東西呢?”
“相公,這……要不我去退給李琴姐?”
“明天你去張家上工的時候就退了。”
“不用,我上李琴姐家去,昨日李琴姐就回來了。”
話落,灰衣百姓皺眉:“這李琴既然昨日就回來了,可她孩子丟了,剛剛怎么沒見著她呢?”
“什么?李琴姐的孩子丟了?什么時候的事?”布衣女子震驚道。
走在前頭的楊軒身形微微一頓,將二人的對話聽在耳里,旋即牽著馬按照趙卓傳音給出的方向,朝蘇家的位置策馬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