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說,這大人拯救了全城啊!這位大人是誰啊?”
“不知道,但縣令既然派人傳話,肯定知道事情始末,等天亮了我們去城門看看有沒有貼告示吧。”
“對對對,天亮了一起去!”
離北城門45里左右的百姓……
“無憂山上好大的火啊!”
“越大越好,把那些該死的蟲子通通燒死!!”一名老者怒道,好似燒死了蟲十分解恨一般。
“哎。”附近一些百姓嘆了口氣。
他們知道,這老者的爺爺奶奶當年就是被這蟲子給咬死的。
“還是縣令大人厲害,不知用什么法子把蟲子弄了回去,然后一把火給燒了。”
“不是縣令大人!還記得一個時辰前有位少俠和一位女娃來咱們村購買火把和火油嗎,應當是他們做了這一切,剛剛咱們聽見的馬蹄聲,應該才是縣令大人他們的。”
“你這么一說,還像還真是,可具體是什么情況啊?”
“等吧,明天應該就有消息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或許是老天對無憂山上那猛烈的火勢看不下去。
子時時分,竟下起了瓢潑大雨,無憂山的熊熊烈火在卯時初被緩緩澆滅。
……
……
清晨。
雨過天晴。
雖然路面泥濘,但依舊擋不住心中滿是好奇的百姓們,大批人流涌向四道城門口,可謂是蜂擁而至。
北城門,有衙役在城墻邊貼上告示。
“這位大人,昨日之事到底是什么情況啊?”
“是啊,大人可否說說?”
“是不是三十年前的事又復發了?”
嘈雜的聲音讓衙役皺了皺眉,他擺了擺手:“安靜!”
話落,百姓們逐漸安靜了下來,靜待衙役出聲解釋。
衙役捋了捋思緒,只因那位令他十分崇拜的楊大人說:“事情始末,要詳盡講述,不要漏掉任何細節,不要誤導百姓的判斷,不要引導輿論的走向。”
雖然不明白楊大人的具體用意何在,但他定是會按照楊大人的話,將事情詳盡說與百姓們聽。
“咳咳!”衙役開口,“三十年前,北城門50里外有一個歐陽家族。”
“此家族專門養蟲,用來提升功力。”
“此蟲名喚噬腐蟲,對于江湖中人來說,毒性不大。”
“可對于尋常百姓而言,毒性是巨大的,叮上兩三口,則會悄無聲息地死亡。”
“此蟲見不得光,遇不得火,否則會瞬間消亡。”
“可此蟲偏偏又要些微光而活,需要喂食人肉來繁衍,當時的歐陽家族便時常去江湖一帶購買死人皮肉以供噬腐蟲繁衍。”
“三十年前的某日夜晚,歐陽家族因操作失誤,致使漫天飛蟲被釋放出來。”
“北城門外離無憂山的較近一帶,僅僅一刻鐘,其中百姓遭飛蟲襲擊,致800人死亡,2200人受傷,死傷共3000。”
“最終,當時的歐陽家族利用飛蟲喜歡的某種特制香氣,吸引襲擊百姓的飛蟲而回,這才免除了更大的災禍。”
“這也太可怕了!一刻鐘啊,就造成這樣的結果!”百姓們驚懼不已。
衙役繼續道:“此事一出,當年莽水縣的縣令大人勃然大怒,為平民憤,兵發無憂山,將歐陽家一族,包括丫鬟和仆從在內的150口人,全部鏟除。”
“這……”很多百姓驚了。
或許是他們沒有經歷過當年之事,今日一聽,覺得此事有點不對。
對事不對人,找出是誰操作失誤,把這人砍頭了就行了,為何要滅全族?
那些仆從和丫鬟肯定是無辜的啊。
換句話說,當年的縣令是拿一些無辜之人來平受害百姓的怨恨。
可這樣做的話,那就有點不地道了。
因此,很多百姓本能地皺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