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時初,天光明媚。
密縣的百姓懷有愉悅的心情,感受著佳節余熱的喜慶氛圍。
密縣向西500里。
官道上。
一支整裝肅容的隊伍緩緩向東而行。
隊伍正中,一頂寬敞而豪華的馬車內,一位面色和藹卻又不怒自威的老者正翻閱著公文。
這位老者,正是三品巡查大臣,內閣輔國大臣,周大人,本名周明洋。
“閣老,這些縣令好生狡猾,估計是有探子提前得知您行進的路線,回稟后,這些縣令的表面工作做得完美無缺,一點兒問題都沒有,真是……”
一位官員搖搖頭,說著說著已是無言以對。
周明洋和藹一笑:“如果真有大問題,他們無論如何隱藏也掩蓋不掉。如果只是小問題,他們掩蓋住也無傷大雅。”
這位官員是陪同巡視的官員之一,也是周明洋的心腹,諫議閣五品諫議侍郎,王正方。
聽到閣老所言,王正方有些不敢茍同:“閣老,小問題也會積累成大問題啊,不得不防。”
周明洋淡笑道:“如何防?”
王正方愣住,努了努嘴,沒有言語。
周明洋微笑:“大炎疆域之遼闊,十萬里不止,大小縣城,也有十萬之數。”
“沒有人能確保每個縣城的縣令都沒問題,同樣,也沒辦法去防止縣令犯錯。”
“然,只要縣令所犯之錯不危及百姓,只要縣令所行之事對百姓有利。”
“那么,這縣令放點小錯誤也就無傷大雅。”
“否則,即便將這縣令拿下,下一個縣令未必就比這縣令做得好。”
“剛正不阿是好事,但看待問題要全面,你啊,格局小了。”
王正方思慮一會,旋即抱拳:“下官受教。”
這時,有人在馬車門簾外稟報:“啟稟大人,海州巡捕趙卓在外求見,手持玄衣衛官令,兼玄衣衛【旨】令,說是替楊大人而來。”
周明洋拿著公文的雙手微頓,抬頭目視門簾,頓時笑了:“讓他進來。”
“是。”
少頃。
趙卓登上馬上,進了門簾,恭敬一禮:“海州巡捕趙卓,見過周大人。”
說著,他又對王正方一禮:“見過大人。”
周明洋微笑道:“坐。”
“謝大人。”趙卓拘謹而坐,余光好奇打量馬車內部。
這么大的馬車,就跟一個臥房一樣,他還是頭一次見,不由心生新奇之感。
見他如此模樣,周明洋笑道:“楊大人叫你來,有何事?”
聞言,趙卓雙手呈上【旨】:“大人請看。”
周明洋接過,翻看一眼,先是皺眉,而后舒展開來,面帶笑意:“楊大人辦案的本事著實讓本官佩服,區區幾日,便是破此大案,不錯。”
“你回去吧,本官應下了。”
趙卓面色一喜,恭敬抱拳:“是。”
他拿過玄衣衛官令,出了門簾,下了馬車,翻身上馬,回轉密縣。
周明洋將【旨】遞給王正方:“你看看。”
王正方接過后,翻開一瞧,面色一變:“黃古葉!!”
緊接著,他凝眉快速翻閱【旨】令,喃喃道:“閣老,事關數萬百姓,如若您不去,此事傳到朝廷,那些人肯定又會在圣上面前說您的不是。”
“如若您去了,為百姓作保,若黃古葉再次事發,您反而有過而無功。”
“可是,事已至此,又有玄衣衛【旨】令在,您又不得不去。”
“這楊大人這是將了您一軍啊。”
周明洋笑了笑:“安穩數萬百姓,功勞如何?”
王正方想也不想:“大功一件!”
“可是,如若您作保后,再次事發,功勞有多大,過錯就有多大。”
“且,閣老您有圣上御賜御劍,走到哪里都如圣上親臨。”
“若是復發,丟的不僅是您的顏面,就連圣上顏面也會受損。”
周明洋笑容依舊,拿出一張紙條遞給王正方。
王正方接過,眸中一驚:“青檀葉可遏制黃古葉毒性?”
旋即,他看向周明洋,大喜道:“大人,這楊大人將青檀葉的功勞給了您,若是青檀葉真有此作用,大量培育后,運往云州邊疆,讓邊軍免遭那些蠻子異族胡亂投毒,這可是天大的功勞!”
周明洋微笑點頭:“年紀輕輕,為人處事如此周全,日后必成大器。”
王正方一愣,旋即說道:“若是真要平復數萬百姓,還真需要閣老您親臨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