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一道聲音從身后不遠處傳來。
“你個婆娘,還不回來,聊什么呢!”
民婦聞言,微微蹙眉,聲量拔高,說道:“吼什么吼!這就來了!”
民婦對著楊軒笑了笑,旋即錯開身,緩緩走遠。
任正扭頭看了看,見不遠處有個老漢目露警惕的看著他們,頓時露出笑容道:“這老漢以為他婆娘外頭有人了,那目光,警惕的喲。”
趙卓一巴掌拍了下任正的肩,哭笑不得道:“關你屁事!”
楊軒被任正逗樂,哂然一笑。
“走吧,去這丘陵看看。”
兩人連忙跟上,任正問道:“聽大娘講述,又結合楊師您的猜測,加上五條支流的情況,這丘陵或有可能有問題。”
趙卓點點頭。
楊軒側臉,指著遠處河道說:“不是或有可能,是很有可能有問題。”
“你們這淮水流經之路線,是不是從丘陵方向而來?”
趙卓和任正偏頭俯視一眼,微微點頭。
楊軒再伸手指向丘陵道:“那丘陵不高,但大概也有百丈高度,如果在頂端掘土蓄水,因是私人土地,則無人可知。”
“若是在背面,也是我們現在無法看到的緊貼山壁的那面,在此處設置閘門,待大雨時,開閘放水,水流自百丈高地而落,速度之快,無法想象。”
“只要蓄水足量,經過百丈高度的加速,抵達地面河道時,本就因下雨而變得湍急的水流會更加猛烈,甚至形成河浪。”
“這股猛烈的激流匯入瀾河時,或會形成的大洪澇。”
“當然,這一條支流還不夠,需多處支流對瀾河的沖擊,才能如此。”
趙卓和任正相視一眼,呼了口氣。
趙卓說道:“楊師,越聽您的分析,我越覺得您說的是對的,雖然難以想象,但楊師您說的又很合理。”
任正重重點頭,也有這種感覺。
行了大概五里路,即將抵達丘陵處。
“楊師……”
“別看!轉道!”
本來直奔丘陵而去的三人,突然一個轉彎,向村子的方位走去。
“楊師,丘陵上的棗樹間有人。”趙卓低語。
“不止一人,我看見好幾個,看似在打棗,或有可能是在監視附近來人。”任正補充道。
楊軒眸光一閃道:“這就更能證實我的猜測是對的。”
趙卓低聲問道:“楊師,現在還天光大亮,丘陵上又有暗哨,我相信丘陵另外幾面同樣如此。”
“我們在山下的一舉一動都被他們看在眼里,此時登山不現實。”
“要不……”
“夜探!”趙卓、任正包括楊軒齊聲道。
定下計議,一行三人回返村子,往山坡而下。
三人上船,劃船而走,那名漁民暗自瞄了他們一眼又轉瞬收回目光。
直到三人徹底消失在河面,漁民這才全然不作理會,又是自顧自的垂釣。
而當船只即將抵達淮水與瀾河之間的交匯口時,方向一偏,隨意找了個隱蔽的不著邊的山石之地靠岸。
楊軒和趙卓利用身法踏上山坡,接過任正遞過來的繩索,將繩索束縛在一棵樹上后,任正腳尖一踏,同樣上了山坡。
旋即,三人化作黑影,消失于樹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