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不傻,從楊軒的話里行間都知道此事肯定還有后續。
換而言之,瀾縣三位主官落馬了此案還未完。
再往深處想想,縣令都落馬了此案還未結束,再往上……
嘶,他們不敢想了,此案已經超出他們的預料,也超出了他們所能想象的空間。
“楊大人,告示之事……”
“現在就寫,寫完張貼全城。”
“楊大人,魏均素來受百姓擁戴,如果……”
“巡查大臣周閣老手中持有御劍,怕什么?”
“楊大人,如今瀾縣三位主官都不在,下官們該如何行事?”
楊軒淡淡的掃視眾官一眼道:“這段時日,你們只有一個任務,那便是安撫百姓,不讓瀾縣生亂,等府城監官至,再說以后。”
“諸位比本官更清楚,三位主官基本都是從當地縣城的縣官中提拔,如果誰更受百姓喜愛,那么……”
楊軒話音未落,眾官眸光一亮。
是啊,縣令、縣丞和縣尉,此三位主官的提拔基本都是從本縣縣官中擇選的。
現如今三位主官落馬,他們不就有機會升官了么?
念此。
眾官精神抖擻,齊齊抱拳道:“楊大人放心,下官等人必定安撫好百姓,不讓瀾縣生亂。”
……
……
已至日落。
外出農活忙完,大批農夫而歸。
許多出城游玩的百姓也紛紛走上官道,排隊進城。
恰逢此時。
有衙役奔走而出,于城門口張貼一張新的告示。
百姓走卒們感到新奇,有些不急著進城的人從隊伍中側身走出,圍攏在告示之下。
可惜,大部分百姓不識字,看著告示一臉茫然。
“說的什么?”
“識字的快念念唄。”
“有無識字之人?”
不識字的百姓們連連叫喚,可半晌都未有人走出來。
百姓們感到奇怪,只因平常有新的告示出現時,第一時間總會有人站出來為他們念字。
可今天卻無一人,煞是奇怪。
然而,并不是無人站出,只是那些識字之人盡皆呆若木雞,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樣。
“兄臺,上面寫著什么啊,別發呆啊,快念給我們聽聽。”
“是啊,上面寫的都是啥?”
面對百姓們的催促,發呆的識字之人終是醒轉。
他喃喃道:“蓄水助洪的幕后主使是縣令大人。”
“啥?”
“大點聲啊!”
“蓄水助洪的幕后主使是縣令大人!!”這名百姓漲紅著臉,大聲吼道。
此話一出,全場安靜,雙目瞪圓。
而在排隊進城的大批百姓瞪眼,偏頭望了一瞬,立馬從隊伍中一哄而散,紛紛圍攏告示前。
“不可能!縣令大人如何能做出這般事?”
“假的吧,縣令大人前段時間才來我村下訪,幫助我村脫貧呢。”
“怎么可能是縣令大人,有沒有搞錯?!”
“你們自己看,楊大人和巡查大臣周閣老都按了手印,此事還能有假?”
轟!!
一部分百姓腦袋放空。
楊大人,為民做主的好官。
巡查大臣,代天巡狩的要員。
有此二人作證,難道數十年對他們愛護有加的縣令大人真的是幕后主使?
一時間,百姓們直感到信念崩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