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楊軒知道,趙卓和任正知道,很多巡捕也知道。
但以防意外,在明潭林中的毒氣消除殆盡前,林外依舊有軍士把守,以免意外發生,對百姓造成傷害,也是防止個別百姓因好奇而誤入林中,若是發生異變,那本來的一樁好事就變成喪事了。
趙卓:“楊師,最多五日便可大功告成。”
楊軒:“越是在最后關頭越要小心點。”
趙卓:“明白。”
宛林縣城北,五十里外的官道上,楊軒受到趙卓傳音,并囑咐了一番。
明潭林雖然不大,僅長寬二十里,若是縱馬而行,一刻鐘便可貫穿。
然為了消除毒氣,一百名捕快和巡捕皆是慢悠悠的步行,當凈生粉消耗完時,又要出林補充,這顯然就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了。
“楊大人,來了。”縣令大人騎馬位于楊軒身側,他朝前方官道遠眺一眼,見一隊伍行來,面色緊張之余,又喚了聲楊軒。
楊軒目光直視向前,笑道:“一年以來,明潭林之事,已將損失降到最低,縣令大人的做法雖稱不上完美,但也是很好了,依本官看來,功遠遠大于過。”
“既然如此,縣令大人何需緊張?”
“周閣老素來秉公決斷,你無需如此。”
聞言,宛林縣的縣令稍稍松了口氣,但緊張之情卻是不減。
三品巡查大臣吶,今早得到驛站傳音,說這樣的大人物即將蒞臨宛林縣,他的心便是不上不下的。
巡查大臣除了查察地方官員外,還有一道足以掌控他的命運的權利,就是隨時能讓他這個縣令下臺。
這才是他真正緊張的原因。
可宛林縣又有明潭林一事當前,他真擔心這位閣老因此事將他革職,那他就仕途和前程全無了。
但聽楊大人之言語,他稍稍得到安慰。
蓋因從海州密縣和瀾縣二事中得知,身旁的這位楊大人跟巡查大臣關系很好。
故此,楊大人的話,還是讓他心安的。
不過,他心安了,他另一側的縣尉仍是忐忑不已:“楊大人,明潭林一事,我并沒有安排人手深入調查,萬一閣老怪罪……”
此話一出,不僅是縣尉,就連縣丞和捕頭何歡同樣面色一緊。
面對十來位縣官的注視,楊軒看向他們,哂然一笑道:“特殊情況,特殊看待。”
“明潭林毒氣遍布,如果你派人深入調查,往好的方面來看,小概率的調查出一二線索,往差的方面來想,或許會全軍覆沒也說不定。”
“而此毒非常見毒氣,一旦派去的城衛或捕快盡皆異變,那危害可就大了,也會連累宛林縣數十萬百姓。”
“往更深的層面來看,即便你們調查到了開陽派,那光憑宛林縣一縣之力,可無法在一夜之間將其鏟除。”
“若是有賊人投鼠忌器,將毒氣沉入明潭,那同樣將禍害四方。”
“一件案件中,是非功過,要依情況而定。”
“面對明潭林的毒氣,你們雖然無法去解決,但在第一時間修路挖渠并安撫百姓,且給予百姓信心,這樣的做法也是值得令人稱道的。”
“況且,明潭林異變至今一年時間,死亡人數控制在十人之內,除了最開始在不知情下死亡的一名捕快和一名藥農,其余人都是在無視縣城的警示下,因好奇誤入而異變后被捕快斬殺的。”
“這跟你們沒多大關系,你們不要多想。”
聞言,縣官們長長的舒了口氣。
特別是縣尉和捕頭何歡,兩人相視一眼,盡皆安心下來。
一個事關縣城和百姓安危之事,皆由縣尉和捕頭來解決。
明潭林詭事一出時,他們也想過深入調查。
但事與愿違,毒氣太毒了,他們不能拿捕快和城衛的命來開玩笑。
而且,還不能放火燒林來污染明潭水源。
正因此種原因,他們才不得不放棄明潭林之事,轉為專注于新路和新渠道的修建和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