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了,罷了。我們,就此別過吧。”秦晚輕笑,將鎖兒給的香囊貼身放好,瀟灑轉身去了。
此去一別,相見無期。
秦晚來到京都,先是四處求學,而后便是報名科考。
十年寒窗,風雪嚴涼。
秦晚從卓城出來的時候,還是一個‘白面書生’,求學數年,卻是越發精瘦黝黑了。
幸而,這些苦都沒有白吃,她頭一回參加科考便中了狀元。
那天,秋意濃濃,卻毫無肅殺之感,街道之上,花團錦簇,鑼鼓喧天。
秦晚騎著馬,頭戴狀元帽,胸扣大喜結,游于街市。
一卷圣旨忽來,要將秦晚扣押。
原是有人舉告圣上,說她是女兒身,圣上便下旨驗身。
秦晚女兒身份被發現,欺君之罪,罪當誅九族。圣上感念其才學與勇氣,饒她家人,只將她一人推上了刑場。狀元郎原是女兒身,榜眼探花笑哈哈。
后又有謠傳,秦晚以女子之身科考,是以陰氣玷污國之陽氣,犯了天地倫常。其乃不祥之人,需用法劍斬其頭顱,使她灰飛煙滅,才可保國運。
可笑,可笑。
可惜,怕是只有秦晚一個人覺得可笑。
行刑那天,劊子手手上抓的,居然真是一把法劍。
秦晚在刑場的時候,想了很多事情。從她動了做官為蒼生謀福祉的心開始,到她如今跪在刑場結束,她竟是一絲后悔都沒有。
只希望日后,萬世太平,終有一日,女子也可坐上那匹游于街市,花團錦簇的狀元馬。
手起刀落。
斷骨之聲倏忽便湮滅于風。
血濺三尺。熱血難涼。
......
秦晚死后,尸骨被送回卓城。卓城之人皆慟于秦晚之死,迎接隊伍綿延數里,痛哭聲不絕。
“若她不曾去趕考,只是單單做一才女多好。”
世人惋惜,秦晚卻不愿聽。
秦晚被葬在背靠青山綠水之地,鎖兒送她的花種漸漸倚著她的尸身生長成花,其花根莖細長,卻萬分堅韌,竟頂破棺槨,破土而出。
秦晚消散的魄體緩緩被這異花凝聚,終而成形。
可這世上,再無人可看見她。不不,鎖兒,鎖兒一定可以看見她。
秦晚魄體游走于世間,她走到了程家,找到了鎖兒。
如今的鎖兒已經是五歲孩童的母親,她面上卻是一絲親兒承歡膝下的喜悅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