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過帶來的午餐后,嬤嬤做了安排,郡觀的兩位道長領著眾人去山下的瀑布游玩,她和楊珍則四處走走。
“這里是楊家的祖地,我帶咱們這位楊家后人到處逛逛,也算了去這孩子的一個心愿。”嬤嬤解釋道。
郡觀二人自無不允。有他們兩人帶著,還有夫人也是修士,這些人在此地安全應該不用擔心。
嬤嬤拉著楊珍往山上走去,一些險要難以攀爬的地方她則攬著楊珍一躍而上。
“所謂靈脈,就是能不斷蘊育出天地靈氣的地脈,”嬤嬤邊走邊向楊珍講解:“這些靈氣,一方面會不斷散逸出去,另一方面又不斷受到地脈的吸納牽引,久而久之,就會聚攏在一些地勢突出之處。所以靈脈所在之地,大量的靈氣要么匯聚在山谷,那里靈氣不易流散;要么就在山頂,那里更易吸收天地零散的靈氣。這些靈氣郁結最濃密的地點,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靈眼,最適合修仙者打坐修煉……”
“所以我們先往山上走走,找找你娘當年修煉的地方。”
兩人很快來到峰頂,此處果然別有風景。峰頂地勢平坦,有樹林,也有草地,還有一座木屋正矗立在草地中央。
嬤嬤當先推門進去,木屋虛掩的門吱嘎一聲打開,里面果然是曾有人生活過的痕跡。有矮幾、蒲團、床榻,也有書桌和梳妝臺,甚至還有一個小小的童床。只不過這些家什都已蒙上一層厚厚的灰塵。此外也沒有什么小物件,顯然都已經帶走了。
“看來你父母,還有你當年都在這兒住過,”嬤嬤嘆道:“一人讀書寫字,一人修習仙術,還有一個小小的生命陪伴,他們也算過了一段好日子吧!”
上次在祝家,金氏留下了大量的物品,都被嬤嬤裝入儲物袋,準備以后給楊珍。這次在這木屋,兩人卻是沒有什么要拿走的。
“就都留在這兒吧。祝家也沒有動這里的東西,不知是當時租賃協議的要求,還是他們并沒有怎么經營這里。”嬤嬤有些疑惑。
兩人從木屋出來,嬤嬤閉目感受了一會,隨即便朝一個方向走去。
她走的這個方向依稀可以看出有條山路,周圍雜草叢生,灌木和小樹枯枝橫斜。走了大約兩百多步,便來到一處石壁,下面正有一眼泉水,泉水清澈見底,可以清晰的看見水底五顏六色的鵝卵石。氤氳的水汽從水中裊裊升起。
“此處便是靈眼所在,”嬤嬤近前略作感受,評價道:
“靈氣非常純粹,雖說是一階下品,品質不比一些二階的差。”
“這么說,祝家愿意多花靈石,是因為這兒的靈脈品質好嗎?”楊珍問道。
“不應該,”嬤嬤搖頭:“雖說好上一些,但不值那么多靈石。”
“嬤嬤,”楊珍終于忍不住了,這個問題他已經憋了很久:“我前次提到的那個靈石礦的事情,你覺得是那個原因嗎?”
“這個我跟郡觀的人提過。他們昨天特地找堪輿師過來看過,可以很肯定的說,這里沒有靈石礦。那座靈石礦,按它的分步范圍,最近的離這兒也有五里地,至少隔了兩個山頭。”
“可是我總覺得祝家當時的舉動有些奇怪。”楊珍嘟囔道。
“再說吧。我帶你去看看洞府。”嬤嬤也不以為意。
洞府一般都建在靈眼附近,通過一些小型的牽引陣法或者聚靈陣法,將靈眼的靈氣吸納過去。此地已經廢置幾年不用,那些陣法肯定也不會存在,自然不能再通過靈氣的走向找到洞府。不過在筑基修士的神識面前,那個隱蔽的洞府還是很快被找了出來。
這是一個有些陰暗潮濕的山洞,里面同樣空空如也,兩人進去呆了片刻就出來了。
看來是真的找不出什么了,楊珍有些失望。
嬤嬤倒是早有心理準備,她笑著安慰楊珍:“你這孩子啊,就是心思比較重。這里要是真有什么東西,祝家肯定也帶走了。否則這么一塊不算大的地方,留給郡觀的人去找,還怕找不出來?”
此時他們正站在洞府外,腳下是小溪潺潺,對面是一片矮樹叢林。透過這片樹林,隱隱可以看到有嶙峋怪石,削崖而立。
嬤嬤意態閑暇,想著楊珍沮喪的樣子,覺得這小孩愛較真的脾氣也挺好玩的。
“你這小石頭啊,可別變成前面那種怪石哦。”她嘀咕道。
驀地,她臉色漸漸變得凝重。
“小石頭,”她說:“嬤嬤這回出糗了,你可能是對的。”
“怎么了?”楊珍沒反應過來。
“這地方確實有古怪。前面怪石那里,有一個陣法,一個隱匿陣法。”她冷冷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