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雙突兀出現的男女,無論怎么看都不像是尋常市井百姓,也不太像青鸞衛。
可兩人身上的那股子敵意,卻又做不得假。
女子盯著李玄都,冷冷開口道:“我叫馬素珍,來自慈航宗,江湖上有好事之徒給了一個‘長風劍’的綽號,今日之所以攔住閣下去路,是因為前幾日有門下師妹被閣下打傷,這才特意邀了正一宗的張師兄,一起來向閣下討個說法。”
那中年道人誦了一聲無量天尊,微微稽首道:“貧道正一宗張璉山,見過施主。”
李玄都輕笑一聲,也不曾說話,干脆就是負手而立。
女子一口咬住李玄都傷人之事,卻絲毫不提此事的前因后果,這便是名門大宗的行事風格。不過他們歷來如此,倒也談不上如何少見多怪。
只是見李玄都如此托大,馬素珍和張璉山不由對視一眼,又有了些許遲疑。
兩人之所以敢貿然前來,在于根據張青山和白茹霜所言,此人不過是抱丹境的修為而已,在兩人同樣是抱丹境的情形下,縱使此人要強一些,也恐難敵兩人聯手,可兩人有些想不明白,為何此人能如此有恃無恐?
他們想不明白李玄都,可李玄都已經在瞬間就想明白了前因后果,正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在他被青鸞衛盯上的時候,也被先前得罪過的正一宗和慈航宗找上門了,當然不會是因為當年帝京一戰結下的仇怨,說得難聽些,想要尋當年的恩怨,這兩人還不夠資格,要顏飛卿和蘇云媗這兩位當事人親自前來才行。
至于張青山和白茹霜的事情,李玄都一沒殺人,二沒有廢人修為,三沒有在大庭廣眾之下折損兩宗顏面,還不至于結下死仇,這兩人說到底還是要他服軟認錯,確立兩宗的權威,也就是女子口中的“討一個說法”。
這種事情,說大可大,說小可小。往大了說,此事關乎兩宗權威,若是放任不管,此例一開,便人人都敢對兩宗不敬,必須要殺雞儆猴立威。往小了說,此事發生時,無有他人看見,李玄都也未把事情做絕,頂多就是一句道歉軟話,若是處理得好,還能化干戈為玉帛,弄出一個不打不相識、一笑泯恩仇的佳話。
尤其是在當下這個時候,李玄都更不應該與兩人再起沖突才是。
李玄都的視線略微掃過兩人。
相較于不顯山不漏水的張璉山,無疑是馬素珍更為出彩一些,背后所負長劍,隱隱有凜冽劍意自劍鞘中透出,顯然是把不俗寶劍,再加上那個“長風劍”的綽號,應該是個長于快劍的用劍高手,在她手中的三尺之下,想來應該有不少人命。
不過相較于馬素珍,李玄都還是更為重視那個少言寡語的中年道人。
說句難聽的,咬人的狗不叫。
如果張璉山和馬素珍一對一交手,那么必定是張璉山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