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秀山莊之中,胡良提出暫且留宿的要求之后,何勁自是一口應承下來,將一行人安置在嶺秀山莊西側的一座獨門小院,何勁親自領著兩人去往住處。
這棟院落位于山莊的一角位置,少有人來,環境安靜,院子中種著幾顆竹子,平添幾分雅氣。
胡良站在廊下,輕輕摩挲著大宗師的刀首,說道:“老李,這座嶺秀山莊可不簡單,那塊掛在莊子門口的牌匾,其中蘊含有一口真元,哪怕經過了這么多年,仍舊沒有消散,可見當初寫字之人的境界是何等深厚。”
“徐世嵩,天人逍遙境高手,曾經名列太玄榜第八。”李玄都緩緩說道:“不過那都是過去的事情了,這些年來朝廷江河日下,明面上的高手已經少了許多,就是不知道暗地里還會不會藏著真正的高人。”
胡良遲疑問道:“當初帝京一戰?”
李玄都臉色有些晦暗,“除了明面上的諸多歸真境,必然還有天人境在暗中出手,不過我們不知道就是了。”
胡良點了點頭。
李玄都看了眼外面的雨幕,轉而說道:“至于嶺秀山莊,誰家祖上還沒闊過,當年我好歹也是歸真境的高手,現在還不是要靠你來保駕護航。所以說,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兩碼事。”
胡良靠在廊柱下,看了眼外面的雨勢,道:“這場大雨少說也要下個一天的功夫,不知明早能否動身離開此地。若是不能離開,會不會夜長夢多?”
“會,也可能不會。”李玄都道:“這當然是一句廢話,不過接下來的路,絕不會是坦途。”
胡良從廊柱上直起身,問道:“老李,你說青鸞衛為何要這般揪住不放?”
李玄都想了想,緩緩道:“八成是涉及到朝堂上的爭斗,自從顧命四大臣身死之后,太后和晉王共同掌權,一山難容二虎,兩者之間必有一番爭斗,再加上小皇帝年紀漸大,今年應該有十六歲了,再過幾年就要及冠,所以依附于帝師孫松禪的文武百官也不在少數。如今的廟堂之上,太后一黨、晉王一黨、帝師一黨,三黨鼎足而立,其中以太后一黨最為勢大,晉王一黨次之,帝師一黨再次之。”
“周聽潮是個剛正之人,敢說話,敢直言。可他不在內閣,不在中樞,通政使司完全能把他的那道奏疏淹掉,偏偏沒有淹掉,這就有文章了。據我所知,如今的通政使是帝師孫松禪的人,所以周聽潮這道疏之所以能震動朝廷,那是因為他背后有人要震動朝廷,這便涉及到了黨爭一事,波譎云詭。雖說我們此來救人是為了一個‘義’字,但涉及到了朝堂上的黨爭,便不再是一個‘義’字能夠囊括的,事到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胡良撓了撓頭,“老李,你不曾做官,還懂這些彎彎繞繞?”
李玄都嘆息道:“當年帝京的形勢那么兇險,我敢不懂嗎?若是不懂,一不小心就要做了別人的手中刀,所以不得不懂,也不敢不懂。”
胡良嘖嘖道:“了不得,真是了不得,老李,你不去做官真是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