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雷聲大雨點小的破陣之戰就這么虎頭蛇尾地落下了帷幕。
李玄都、陸夫人、蘇云姣與兩位僧人互相見禮,見禮之后,蘇云姣年紀最小,心中也藏不住事,忍不住開口問道:“悟真大師,您剛才為何不殺了那個皂閣宗的壇主?”
老僧沒有說話,法號為“空定”的僧人代自己的師父回答道:“并非家師不愿除惡務盡,而是我金剛宗有規矩在先,雖然講究降妖除魔,卻不能介入世俗紛爭,鬼魅妖邪違背天道人倫所在,殺滅它們有功而無過。但貿然介入世俗紅塵中的恩怨仇殺卻會因果纏身,反而會導致功德有損。所以家師雖然明知他是殺人如麻的皂閣宗之人,卻只會規勸于他,不會因為正邪不兩立而一見面就將其打殺。”
蘇云姣聞言之后似有所悟,雖然覺得哪里有些不對,但卻又說不上來。
李玄都在心底卻是一曬。
這個規矩聽起來可謂是冠冕堂皇,但也就僅限于聽起來罷了,如果金剛宗的僧人真是如此守規矩的話,那么當初金剛宗就不會參與到“四六之爭”中去,所謂的“不能介入世俗紛爭”的話語,還是因為利害不夠的緣故罷了。
再有一點,正邪雙方紛爭千余年,誰也沒能將誰徹底滅掉,那么在有些事情上,雙方便會各有默契,就像官場中人,不會輕易下死手,也不會輕易結下死仇,畢竟來日方長。就拿今日之事來說,金剛宗多殺一個皂閣宗的壇主,并不能讓皂閣宗如何傷筋動骨,反而是結下了一筆仇怨,日后被皂閣宗追究起來,自己門下的弟子難免有所損傷,說句不能放到臺面上來說的話語,金剛宗又不是正道領袖正一宗,也未必能比得過皂閣宗,與其死戰,倒不如放其一馬,皂閣宗那邊自然也會記下這個人情。
這便是正邪兩道的生存之道,雙方之間血海深仇固然不假,可一見面就要打生打死,把腦漿子都打出來,那兩派人馬也延續不到現在。
仇再大,比不過好好活著。
什么是江湖?江湖不止是刀光劍影和快意恩仇,還有利害得失和人情世故。
李玄都在“四六之爭”和“帝京之變”后就想明白了這個道理,無所謂看得慣或者看不慣,正所謂鼠有鼠路,蛇有蛇道,不論這個規矩是對是錯,李玄都不會因為自己可以不守這個規矩,而對不得不守這個規矩的人報以輕視或蔑視,勿要以己推人,然后問何不食肉糜。
更何況如今還是金剛寺的僧人幫他們解圍,所以李玄都必然不會點破此事,只是在自己在心中明白就好。
待到李玄都等人進入客棧的一樓大堂時,整座客棧已經人去樓空。
一直沒有說話的老僧忽然轉過頭來,凝視李玄都半晌,說道:“李公子,貧僧有幾句要跟你說。”
李玄都道:“恭聆前輩教誨。”
老僧往不遠處的一張桌子徑直走去,李玄都跟隨其后。
與空定、陸夫人、蘇云姣三人拉開一段距離后,老僧揮手設下一道隔音的禁制,在一條長凳上坐了下來,指著對面的那條長凳,道:“請坐下說話。”
待到李玄都入座,老僧緩緩開口道:“李公子,放眼年輕一輩人物之中,如你這般才俊,是少有得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