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門則是兩扇古樸青銅大門,足有三人之高,十丈之寬,篆刻有密密麻麻的銘文,悟真運轉“金剛神力”,同樣不能推動分毫,似乎這兩扇大門已經與兩側的墻壁合為一體。
顏飛卿想了想,從腰間的“乾坤袋”中取出一幅長軸畫卷,懸掛在青銅大門上,畫卷自行向下展開,畫上沒有他物,只是畫了一扇門。
李玄都見到這幅畫,驚訝道:“這是‘陰陽門’?”
顏飛卿點頭道:“是,將‘陰陽門’之術永固到這幅畫中,可以起到穿墻術的作用。”
說罷,顏飛卿伸手在畫中的門上一推。
吱呀一聲,這扇門竟是開了。
以假作真,弄假成真,也不過如此。
顏飛卿淡笑道:“如果這座長生宮還是當年的長生宮,此法怕是行不通的,不過現在長生宮沉入地下,又因為太陰尸之故,陰氣極重,僥幸成功。”
四人魚貫穿過此門,不過因為畫是懸掛在門外的緣故,所以無法將其收起,只能繼續懸掛在原處。
就在四人進入長生宮之后,殿外懸掛著的金燈開始一盞盞陸續熄滅,原本輝煌一片的長生宮逐漸變得黑暗,不復方才金碧輝煌的仙家氣派,逐漸顯現出死寂凄冷的鬼域意味。
從外面看,長生宮已經讓人極為震撼,但是殿內的布局,更讓人生出極大的震撼。
只見迎面而來的是一面巨大“屏風”,又或可以稱之為“影壁”,寬有十丈,高足有百尺,與整個大殿等高,上面以大潑墨繪成一幅巨大無比的山河圖,畫中一山便有正常一人之大,連綿群山,川流大河,也不知是何等的丹青國手才能繪出如此巨作。
在“屏風”的兩側則是兩條對稱金龍,身長三十丈,每一片鱗片都栩栩如生,呈現出雙龍戲珠之態勢,五爪之中各自抓有一顆寶珠,寶珠不知以何種材質制成,分黑白兩色,如一個個陰陽雙魚。
大殿之中有三十六根巨大紅柱支撐,每一根巨柱都要六人方能勉強合抱。巨柱頂端懸掛有巨大的燈籠,每一個燈籠都足以容納一人立于其中,三十六根巨柱,便是三十六盞燈籠,可惜此時燈籠已經熄滅,不過也可以想象當年全部點燃時,是何等盛景。
除了這三十六盞巨大燈籠,大殿穹頂被塑造成棋盤狀,每一個方格內都有一顆碩大夜明珠,一眼望去,少說也有數百顆之多,如夜幕之上的繁星,因為其數量眾多,竟是形成了一層薄薄的光霧。只是夜明珠的光偏冷,猶如月光,縱有許多,也是讓人平添幾分冷意。
再細望去,這些夜明珠竟是上應星辰,組成了一副浩瀚星圖。顏飛卿也算略通“紫微斗數”,隨著夜明珠的明暗變化,對應星象明滅,頓時覺得這星圖妙不可言,竟是可以由此演化出二十八種不同陣法,令人嘆為觀止。
在星圖之下,“屏風”之前,有一個類似日晷的物事,十分巨大,在日晷的石盤上刻有八卦,隨著星圖的變化,日晷上的影子也隨之移動,分別對應八卦的八門。
除了這些已經與長生宮連為一體而難以移動的物事,此時的大殿空蕩蕩一片,不見半分雜亂,可見當年長生宮中的道人是有序撤走,或是日后入主此地的皂閣宗將其此地搬空,不管怎么說,如今的長生宮只剩下一個空架子,不復當年的盛況。
李玄都忍不住嘆道:“那木勾真人出身皇室,如此大興土木,不知要耗費多少國帑民財,其國焉能不滅,他又逆大勢而行,行刺敵國皇帝,又豈能不死?”